兼听纳谏【兼听与纳谏】

2022-04-19 05:00:2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兼听纳谏【兼听与纳谏】》,欢迎阅读!
兼听,纳谏
《兼听纳谏【兼听与纳谏】

















如果一个领导人说的话,别人不

能按照自己心里想的,表示赞成还是反对,只能“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史记・刘歆传》),那么,这个领导人一定是脱离群众,会把事情搞糟的。 毛泽东同志历来反对盲从,反对“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以为上了书的就是真理”(《反对本本主义》)但是,林彪、“四人帮”却故意制造现代迷信,鼓吹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句句是真理”,“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要“闻风而动”,“紧跟”、“照办”。这不就是主张盲从吗?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是上了大当,我们的党和国家也是吃了大亏的。 历史有些比较开明的封建帝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唐太宗李世民就主张兼听,确实做得比较好。 贞观元年,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说,设置中书(为皇帝起草诏命)、门下(对中书省起草的诏命进行审驳)两省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制约,“相防过误”。有些官员为了不得罪人,明明知道一些文件有不恰当的地方,也不提出来,就发下去执行。他们“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蔽”,这样做,终究会误国害己的。他并且告诫各级官吏,以后都要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贞观政要》卷一)。贞观三年,李世民又对一些大臣说,我发的诏命,如有不妥当的地方,你们也要提出来。不许“阿旨顺情”,“知而寝默”。如果你们不给我提批评建议,只是收收发发文件,那谁都可以干得了,我何必要挑选你们来干呢?!李世民的这些主张和做法,既避免了封建统治者可能犯的一些错误,也提高了唐王朝中央机构的统治效能。 贞观二年,李世民问魏征,做人君的,怎样做才能“明”,怎样做就会“暗”?魏征说:“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他还举例说,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所以会国灭身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偏听偏信,被奸臣封锁蒙蔽,就要死到临头了,自己还不知道(《新唐书・魏征传》)。李世民非常赞赏魏征的见解,并对一些大臣说:“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只有兼听、纳谏,君臣上下“共相切嗟”,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贞观政要》卷一) 李世民还经常说,做皇帝的只有自己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别人才敢批评他。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圣贤,不会犯错误,谁还敢对他提意见呢?这样的人想不失败,怎么可能呢?一次,李世民在九成宫宴会近臣,魏征也参加了。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魏征曾劝隐太子把你杀掉,本来是你的仇人,想不到今天会跟我们一起参加这个宴会啊!李世民说,魏征以前的确是我的仇人,但“……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魏征听了这话,赶忙叩头拜谢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贞观政要》卷二) 贞观初年,李世民为了“求谏”、“兼听”,对于批评他


的人,总是给予鼓励,即使批评错了,也不怪罪,甚至还故意给予奖赏。 李世民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兼听、纳谏,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兼听也吧,纳谏也吧,最高最后的裁定人,还是他自己。所以,李世民的兼听、纳谏,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还是有原则区别的。我们所说的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能当人民的公仆,不能当人民的主人。当然更不能象封建帝王那样,君临于人民之上。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毕竟可以从这里受到启发。应该既听顺耳之育,也听逆耳之言;既听正面的意见,也听反面的意见。这样才能改进领导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我们有些领导人,思想还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听到一点不同意见,或者几句刺耳的批评,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们把解放思想、发扬民主与安定团结对立起来。认为要讲解放思想、发扬民主,就会破坏安定团结,要维护安定团结,就不能讲解放思想、发扬民主。这就要弄清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安定团结的局面呢?是死气沉沉,鸦雀无声,还是生动活泼,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就难免会有错误意见,这是正常的,是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有人借口发扬民主,从“左”的或右的方面反对社会义道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措施得当,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奉劝这些同志学习一点唐朝初期的历史研究一下“贞观之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a389ee141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c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