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与相关性

2022-04-16 04:40: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客观性与相关性》,欢迎阅读!
客观性,相关性
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总要求财务信息既有客观性,又有相关性。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相关性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 又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两者共为财务会计信息的两大主要质量特征。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原则。它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意义。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在一个自由的市场中,有效的资本分配需要向那些提供资本的人们充分而公允地披露。这是保护投资的保证。因此,它促进投资人的信任和市场的流动和有效。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要同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联,即人们可以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特征构成。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 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 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 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 应被决策者所拥有, 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 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不相关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客观性和相关性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客观的信息对决策才有实用价值。财务报告信息越可靠,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离开了客观性,就没有相关性。如果财务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也就没有人会关注这些信息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此同时,客观性和相关性也是有矛盾的。一般要求,财务报告信息历史资料不加入任何主观成分。但这样的信息缺乏预测性的内容,从而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相关性。而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的推测。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推测也很难与未来的客观实际相符,而会影响财务信息的客观性。还有为了能够满足相关性的要求,使财务会计信息可能被及时提供,会计核算要及时进行,但在某些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按时报出财务报表,有的会计实体有些时候就会提前结账,比如基层企业要求在月末三日内向上级企业报出财务报表,有些业务量比较大的企业便在每月25日以后开始结账,这就可能很难如实反映全月的各项业务的实际发生状况以及月底各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真实状况,财务会计信息的时间要求越紧,这一矛盾往往就越突出。

客观性和相关性,到底谁更重要呢?有人认为:“资源所有者将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保管权和使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权对资源进行独立自主地运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受托者和委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强调委托者( 股东、社会、债权人、




政府) 与受托者( 企业管理当局) 的责任关系,并要求会计人员以第三方身份客观地、公正地介入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之中,反映受托经营责任及履行经营责任的情况。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因此,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客观性更重要。”同时也有人认为:“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大量可靠而又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应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在相关性和客观性中,需更侧重相关性。

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客观性和相关性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那场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为了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罗斯福政府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最终使财务会计准则于1939年出台。可以说财务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客观性要求的产物,人们当时关注的是客观性而不是相关性。20世纪中后期,美国财信息客观性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关注财务信息的相关性。1980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相关性与客观性并列为决策有用性下的会信息两大主要质量特征。而到了80年代末,人们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1991年公布的《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更是突出强调相关性,使其成为贯穿这份综合报告的主线,相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些年,随着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公司等一系列大公司的重大财务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会计制度和监督机制,从而又重新将重点放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上来。而后美国政府发布了长达170页的《公司改革法》并建立了新的会计行业监督委员会,这都是为了严厉打击公司财务欺诈、尽量避免舞弊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性。而前2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更有些人认为这正是由于新的财务会计准则中在对于某些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时,背离了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过多的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即,过度重视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忽视了客观性原则)所导致的。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客观性的迫切要求。

其实当我们从总体上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不难看到财务报表所传递的基本信息对绝大多数的使用者是相关的。如果财务报表不具备这种基本的有用性,它早已经被淘汰。对绝大多数报表使用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表的基本属性,是财务报表有用性的前提。所以,总体上不存在有无相关性的问题,但存在着有些具有相关性项目没有在报表中被确认或体现;而有些不具备相关性的项目需要从报表内删除或删减的问题。而客观性,所有报表内确认或者表外披露的信息都需要考虑是否真实,是否如实反映,是否充分地、公允地表述。在这个意义上,客观性应当最受报表相关人群的关注。当然会计信息应该相关,但相关性需要由客观性来实现,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等于不相关。而且无论怎么相关,财务信息也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决策需求,而不是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需要。强调相关性不能牺牲客观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报表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客观性需要以详尽的财务会计准则为指导,而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准则应该包括会计文献中综合的、普遍接受的会计基础中的核心部分,能够促使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相似的交易和事项,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按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而财务信息的相关性,需要财务会计行业人员、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不断地根据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来不断发展和更新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准则总是要随着经




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改变而改变的。财务会计的发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

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完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对于财务信息客观性的需求远远高于相关性的需求。所以应该着重关注会信息的客观性而不是相关性,把为投资者和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摆在第一位。只有在客观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探求真实和反映真实是会计职能的重要部分。计的最高目标在于帮助相关人员借助数据了解企业。会计必须依据准则对数据加以如实分类、正确浓缩和充分报告客观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参考文献: 蔡建民:《财务管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版; 李明:《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孙永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a31322058fb770bf78a558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