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运作模式异同比较研究(2)

2023-02-16 15:41: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运作模式异同比较研究(2)》,欢迎阅读!
民办高校,公办,异同,运作,财务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财务运作模式,两者在财务管理环节中存在的异同,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提炼出可以同时在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财务管理 异同 高校财务

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财务运作模式同属于高校财务管理研究范畴,但由于两者在办学体制和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异,导致两者的日常财务运作模式在大体相似的基础上,派生出很多不同的日常管理手段和具体措施。本文在对两者财务运作模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中相互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以期对两者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创新方面给予启示。

一、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理论依据比较

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制度都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在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方面,公办高校都统一以财政部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实施依据,而民办高校在具体财务管理实施层面所选择的理论依据还未完全达成一致,大部分民办高校已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作为具体实施依据,而仍有一小部分民办高校至今还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日常财务管理从两者各自依据的财会管理制度的普及程度来看,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比民办高校要更加规范和统一,其财务数据也更具备横向可比性,更便于有关部门对其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比较

目前国内大部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会计制度的不同点在于会计核算基础,前者是权责发生制而后者是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制度都是利弊兼存,分析如下。 1、民办高校现行会计制度及其优缺点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基本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在这种会计制度下,一切收入和费用都以当期发生为基础进行确认,只要是当期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收到款项都作为当期收入,只要是当期应付费用,不管是否支付款项都作为当期费用。换言之,只要不属于当期收入,即使收到款项并入账,也不作为当期收入;只要不属于当期费用,即使支付款项并入账也不作为当期费用。这种会计制度的优缺点如下。

1)优点。权责发生制由于真实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支付的费用,从而能达到将各会计期间收入与费用进行比较,获取各期正确的收益数据。因此,该会计制度反映经营业绩时的合理性几乎可以完全取代收付实现制。

2)缺点。该会计制度在反映财务状况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举例说明:一个从损益表看来,经营较好、资金使用效率较高的民办高校,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却可能反映为因为缺乏变现资金而出现的财务困境。这是由于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被分别反映成现金收支和债权债务。所以,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制度的民办高校还应该同时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弥补该会计制度的不足。

2、公办高校现行会计制度及其优缺点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在这种会计制度下,一切收入和费用都建立在款项的实际收付基础上,只要是当期实际支付的款项,都作为当期费用,只要是当期实际收到的款项,都作为当期收入。换言之,当期发生的业务,但没有收到或支付款项,都不能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这种会计制度的优点是处理手续简便。点是不能真实反映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也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和隐形负债;不能真实反映对外投资业务;不利于获取各会计期间准确收支结余数和办理年终结转等


会计事宜;不便于绩效考核和防范财务风险。

3、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应相互借鉴长处以形成“连续会计制度区间”

由于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计量属性相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计量时点选择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连续会计基础区间,在此区间内会存在许多连续变化,是对收付实现制基础和权责发生制基础修正的结果。

1)公办高校应采用修正收付实现制。由于收付实现制下会计计量重点是现金资源及其流动,主要反映现金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不反映非现金资产存量和未来负债等,在实际操作中,它只确认当期收到或支付现金的交易或事项,而不确认当期发生但收款或付款时间推迟的交易或事项,这也是造成公办高校的部处(院、系)年终突击花钱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收付实现制进行修正的具体做法是对当期发生但要在会计期末一定时间内确定能收到或必需支付款项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虽然这种做法的计量重点仍是当期财务资源及其变动,依旧不能反映非现金资产存量和未来负债,但比起修正前的收付实现制更能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绩效评价,更加有利于提高高校在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财务管理环节的效率。

2)民办高校应采用修正权责发生制。经过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可以正确反映所有负债和财务资源的来源信息可以按照收入满足支出的程度计量财务成果,充分考虑未来的收入需求、筹措资金和偿付负债的能力。因此,更有利于民办高校作出合理的长期计划 三、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手段比较 1、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手段相同点

1)财务预算体系。两者都建立财务预算体系,但都不完善。两者都没形成全面预算概念,对预算普遍缺乏事中控制,预算执行较为随意,但公办高校的情况明显比民办高校乐观。因为“有预算才有开支”这一硬性规定,使公办高校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已确定预算便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更改项目和用途,加上资金存放和支付形式的改变,促进高校由从前被动型对预算进行事后监督变为主动型对预算资金进行事中控制,真正做到能对每笔开支进行控制的实时监督,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强化预算执行效果。公办高校虽然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仍将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2)财务分析体系。目前,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两者的财务分析水平基本停留在对预算当年收入、支出以及各类经费所占比重等“量”化分析上,缺乏对各种影响高校收入和支出的因素、支出结构和经费配置等的“质”化分析。由于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才能客观分析财务状况,作出正确决策。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是两者提高各自财务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

2、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手段不同点

1)资金业绩考核体制。近年来,民办高校逐步建立并完善资金业绩考核体制,而公办高校在这方面是滞后的。原因如下:民办高校的最大财务特征是资源社会化,兼具盈利性和公益性,日常资金运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广泛而复杂,各方特别是投资者尤其关心自己在学校的投资效益,加上有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对日常财务管理监督到位,促进了民办高校资金业绩考核体制的形成。而公办高校长期以来只关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忽视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加上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资金的运作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导致公办高校至今尚未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资金业绩考核体制。2决策层的财务控制意识。虽然公办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但仍保留高度财务自主权,导致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是决策层财务控制意识薄弱的结果。民办高校虽然其预算体系尚未健全,但决策层的财务控制意识要比公办高校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a30ad2e6c85ec3a87c2c52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