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题】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3-02-07 11:00: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师讲题】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富顺,司马光,讲题,名师,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①监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②,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③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④蒟酱⑤实,歌杂竹枝词。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①富顺:古代包括云南、贵州及川西南的广大地区。②五尺道:秦代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二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还在西南夷地区设置官吏。③文翁:汉景帝末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④馐:此处作动词用,“荐”的意思。⑤蒟酱:鸡棕酱,鸡棕是一种香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回顾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在广大西南地区开辟道路、设置官吏、安抚南夷的历史,笔墨简练而涵盖广远。

B.颔联两句所涉及的文翁成都设学和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典故,反映了我国古代关注边疆文化和民族团结的情况。

C.颈联两句写富顺饮食单调,文化浅俗,反映了此地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同时隐含了对友人赴任后生活的担忧。

D本诗偏于议论,不铺陈文采,也不刻意求工,在质朴的语句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情感诚挚,含义深远。

16.自古以来,送别诗作常囿于个人情感圈子之内,多表达悲戚缠绵的惜别之情,而司马光的这首送别诗却不流于此俗。请结合全诗,谈谈对此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5C 161)在厚重历史中寄寓责任。首联写古代加强富顺地区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以古写今,体现了诗人的政治责任感。

2)在关注现实中抒发理想。颔联意欲将文翁教化施于南夷,促进边疆文化的提高和民族团结。

3)在昂扬乐观中劝勉友人。尾联诗人劝友人开怀畅饮,切莫起乡关之思,南中之事大有可为,不可自伤心神。

名师讲题: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写富顺饮食单调,文化浅俗,反映了此地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同时隐含了对友人赴任后生活的担忧”错误,鸡棕是一种香菌,被视为“山珍”“竹枝”指竹枝词,是巴、渝一带民歌,刘禹锡将其变成诗体(东边日出西边雨),对后代影响很大。颈联“盘馐”二句选取两件有代表性的事物,说明了富顺风物之美。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注释①②可知,首联“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回顾了汉朝在“富顺”一带修路、设置官吏的史实,写我国古代就注意加强富顺地区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从而以古写今,表现诗人热切关注国家发展的胸襟和气度,体现了诗人的政治责任感。

结合注释③可知,颔联“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回顾了文翁在汉景帝末期任蜀郡太守时在成都设立学校和诸葛亮南征,对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诚悦服的史实,在关注现实中抒发了作者促进边疆文化的提高和民族团结的心愿。

尾联“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表面看,诗人是劝友人在途中开怀畅饮,切莫频起


思乡之情。言外之意是,南中之事大有可为,不可因忧思而伤神。这是作者对友人的劝慰,表现了他对西南地区的深切关注,借以暗示友人要守边治民,谨守职责,在边关做出一番作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9f17b2f02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