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欢迎阅读!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摘要】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无论制作、宣传还是营销方式都是我国对外宣传事业中史无前例的一次探索。因此,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片》为研究素材,从建构主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该文本的语言,来探究该素材是如何把中国国家形象展现给西方民众的,并引起他们的共鸣。
【关键词】 宣传片;中国形象;建构主义
引言
近些年来,国外拍摄了大量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多是以他们的眼光看中国,中国是被议论、被展现,既片面也不太真实。有的片子甚至把中国的形象妖魔化了,出现了“中国威胁论” 的说法。如何让西方民众认识到真正的中国?那就是要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让外国人感受真正的中国形象。因此,国新办组织拍摄的一组关于当下中国与中国人的宣传片《人物篇》、《角度片》开始面向全世界观众播放。此片播出后立刻引起了西方各界的广泛的关注,有相关的数据显示西方民众对中国有了重新的认识,好感增加了30%。此举标志着中国开始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建构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片》中的英文旁白,以此来说明该素材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建构出中国国家的形象,从而引起西方受众的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形象
(一)国外的研究
国外的国家形象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具体来看,国外的国家形象研究主要有如下的角度:
1.现实主义“软权力”角度,以威望、声誉等意思相近的词语替代“国家形象”。在国际政治学中,有关声誉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摩根索在国家权力斗争的阐释中描述了三个策略,即:维持权力、增加权力和显示权力,后者便是期望借助国家的形象威望达到威慑的目的。
2.建构主义的“文化认同论”角度。一些学者强调,国家身份取决于行为体与结构的互建。国家形象影响公众对国家的感知、态度,对价值观及制度体系的认可,并最终影响对国家身份的认同。“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研究冷战期间的美苏关系。哈罗德·伊萨克斯关于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形象认知,是冷战意识形态竞争中另一项独具见解的建构主义研究。”这是建构主义为研究国家形象提供的新的重大理论贡献。(Hans Morgenthau & Kenneth Thompson,1985:165)
(二)国内的研究
管文虎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各项活动及其构成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管文虎,2000:15-105)
刘继南教授等撰写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从“国际关系的新视角”,运用大众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当代理论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现状,尤其是中美两国的媒体对对方形象的不同刻画及实质进行了剖析,并导出了国际传播力的概念。(刘继南,2002:100)
二、身份建构
身份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建构主义认为,国家是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温特在 1994 年发表的《集体身份的形成与国际国家》一文中,区分了国家的团体身份和社会身份。同时,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除提出了国家的团体身份外,还进一步把社会身份划分为类属身份、角色身份、集体身份等类型。温特认为,角色身份依赖于文化,它不是基于内在属性,因此只能存在于和他者的关系之中。集体身份则把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引向其逻辑得出的结论,即认同(identification)。在认同这一认知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超越。
三、分析过程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从语言的微观层面对素材中的部分英文旁白的用词、人称及句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试图发现角度片是如何把中国国家形象呈现给西方受众的。
1.In October 2003,the first Chinese citizen saw his homeland from outer space and the mythology and dreams of thousands of years became a reality.Our songs of how the earth is our garden and our pride in surviving our long history suddenly became more vivid and clear.Who are the Chinese? What makes us who we are? But even before this momentous chapter in our history,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regarded themselves from multi-faceted angles.Is tradition a burden or kind of a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Do we take our cultural heritage too seriously or not seriously enough? Do you see conflict or fusion,nostalgia or visions of the future?
人称上:开篇用了his,our,we,us,themselves,you这些人称,其中第一人称复数用的次数最多。可以看出开篇的出发点无不是从“我们”的视野出发,来探索与“我们”相关的问题。当生命个体成为国家关注的中心,那么这个国家的形象也就从单一、平面变得丰富而立体;从高高在上变得亲切;从神秘、遥远变得真实而触手可及。由此也可以体现出中国自古以来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用词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944d35e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