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测试数据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测试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学生进入高中就当地实际有如下不同:学生从在家生活,多数变为住校生活,生生活环境变化;有熟悉的同伴,也有开始结识新的同伴;有原来相互了解的老师,现在必须接受新的面孔;有相对混沌的年龄步入初步思考未来的朦胧。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针对我校学生入学基础薄弱,常常伴随一些心理异常现象表现,学校、班级、家长存有教育困惑的实际,对高一学生开设了“走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包括:学会合作,营造和谐心理活动课、了解他人,认识自我——我给同学找优点、给我自己找不足心理活动课、中学生应有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养生处事原则、亲子沟通视频观看与讨论。在完成1-4班的教学过程后,对高一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目的:一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会同班主任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助工作;二是对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的作用。现就测试情况报告如下:
一、量表简介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来源自王极盛教授(1997)撰写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组成,包括10个分量表。它们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即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个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
二、计分方法与结果解释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级计分法,即无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该总均分是由60个项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试者心理健康的总均分,表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10个分量表分别由6个项目组成的,将每个分量表6项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该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总均分或因子分低于2分,表示心理比较健康;超过2分(包括2分),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总均分或因子分是5分,表示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三、测试结果总体概述
考虑学生实际,排除假选择的可能性,学校对因子分2.5分以上的进行了统计,全年级各因子所占比例为:强迫症状19.16%、偏执13.53%、敌对14.05%、人际关系敏感20.81%、抑郁16.43%、焦虑20.53%、学习压力感22.93%、适应不良24.33%、情绪不稳定26.67%、心理不平衡9.11%。从以上数据看出如下问题: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学习压力感、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五项都超过学生数的20%。2、学生进入高一后,大部分学生住校,开始远离父母,进行相对独立的生活,增加了与同学相处的时间,但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学
校,相互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表现在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比较明显的比例较高,当然情绪不稳还应该考虑到离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绪的影响。3、由于学生中考成绩低,基础薄弱,反应在学习压力和焦虑因子的比率也较高。根据这一测试结果,建议班级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班会、家长会、师生交流等机会,给学生创造沟通、倾诉的平台,进而得到缓解;建议级部教学中强化备课要备学生这一环节,针对学生基础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控制习题、考试难度,给学生以成功感受,以此来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根据测试结果中基础相对较好的两个班级3班和9班学习压力感明显低于其他班级,也说明了这一点。
四、对照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对照表(见附表1)不难看出以下结果:1-4班各因子2.5分以上平均比例明显少于5-12班的平均比例,其中特别明显的是抑郁因子高出8.6个百分点、情绪不稳定因子高出9.4个百分点,还有适应不良因子高出5.86个百分点。这与在1-4班刚刚结束的心理健康课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相吻合的,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从测试结果来看,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单单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五、个案解析
1、个别班级分析:3班、9班学习压力百分比低于其他班级,这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平均成绩高于其他班级(通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得知),老师讲授内容及难度相对更适合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所以感觉学习压力相对小一些;而其他班级学生基础平均水平均低于这两个班级,学生学习困惑较多,成功感受指数偏低,所以学习压力较大。10班各项因子比例都普遍较低,与班主任交流,可能原因为:班主任年轻,又是从事体育教学,师生关系融洽,体育科有充分的交流机会,而班主任对学生又尽心尽力的工作,在交流中得到了沟通,学生安全感、信任感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反映出的表现是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2、学生个案分析:学生个案中跟踪学生两人,测试因子得分都较高:学生A表现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课间独自来往于校园,即使上课也愿意独自做到一个角落(见测试结果)。建议班主任要与家长及时沟通,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倾听和关心,激起生活的乐趣,给予创造更多的倾诉机会。学生B性格表现内向,对同学常有敌意指向,不愿意参加活动,表现出退学行为,家长送回学校,家长反映的原因是家庭父母不和,从小跟母亲生活,对父亲有厌烦之感,家长已经与其做过心理咨询(见测试结果)。建议继续做心理咨询,经常带学生参加一些外出活动的事件,比如购物、走亲访友等,建议老师积极关注其变化,经常与其交流,倾听其倾诉。上述两个学生的个案看测试结果与观察表现相吻合,说明本测定量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六、综合建议的三个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91f0705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