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进一明确和弄清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欢迎阅读!
关于《进一步明确和弄清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的预案
国培初中化学三班 齐立娟
到现在为止,我已将国培现有的研修课程学完,这段时间的学习解决了我很 多教学中的困惑,明确了今后教学中的方向。例如,我在有关初中化学概念和原 理方面的教学有了一些新认识,并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九年级化学 上册最新修订版中的第二章2.2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为例,进行了教学 设计。具体如下: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 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前后共出现了百余个概念,
且大多概念相接近,具有
交叉、包含关系,区分不很明显,学生掌握起来很容易混淆,特别是农村初中化 学知识薄弱,基本素质较差,所以要完成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比较困难,因此,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一、 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 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
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 一 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 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 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 (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 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
“溶于水时离解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 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
NaHSO,它在水溶液中既
有阳离子H +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 +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 +,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 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 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讲解,以帮助学生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元素”概念的教学中,元素只与核电荷数、核 内质子数有关,他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元素:无论是一氧化碳中的碳也好,
还是二氧化碳中的碳也好。都是碳元素,原子核内都带有6个单位的正电荷,核 内质子数都是6。所以C-12,C-13,C-14都属于碳元素。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
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如果其中
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 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 ”这 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 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 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中注意分类归纳,形成概念体系
在学习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质分类的概念后,教师要边教边 让学生梳理上下位的关系,逐步形成知识间的关系网络,并渗透分类思想。
《2.2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的教学设计
国培初中化学三班
一、 教学策略
(1) 让学生通过宏观现象和物质变化的事实,认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 培养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
(2) 学生初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后,进一步展开讨论,用原子观 点解释一些
现象,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
(3) 在认识分子和原子基本性质和概念的基础上,用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现 象和简单的
物质变化,指导学生由宏观现象认识微观本质的方法, 提高逻辑思维 能力。
(4 )通过启发、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指导学生由宏 观现象认识
微观本质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课堂练习,达到巩固重 点的目的,反
馈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通过练习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二、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让学生素质得到提高探索和研究价值,讲授时尽可能具有形象 性,并充分利用实验来丰富感性认识,进行逻辑推论。本节课适宜采用 探究一讨论”的教学手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学法:本节课的学法是边看,边思考,边讨论。实验引导与实际生活常识 相联系。通过了解生活常识和观察实验现象,以及通过思考、分析、演绎、推理 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掌握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
问题一 齐立娟
三. 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f5eb0d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