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2022-04-11 06:01: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欢迎阅读!
文学常识,初中生,荟萃,中国,掌握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荟萃

一、文史典籍: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稷(jì)、黍、麦、菽(shū)、稻) 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 11.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2.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3.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5.“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17.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1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19.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0. “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21.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拂教名词,指佛、法、僧。

2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2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五、古代别称: 1.桑梓:指家乡 2.巾帼:指妇女 3.须眉:指男子 4.鸿雁:指书信 5.社稷:指国家

6.汗青:指史册。例如: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轩辕:指祖国。例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8.“三尺”:指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老衲)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太子、王子、公主: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

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

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六、古代年龄称谓

01、襁褓( qiǎng 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科举考试的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3)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4)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5)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6)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7)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08)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09)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0)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1)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cfee6baf1ffc4ffe47acf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