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贪不嗔不痴整段佛经》,欢迎阅读!
不贪不嗔不痴整段佛经
不贪不嗔不痴整段佛经
贪、嗔、痴被称作三毒,是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业习,毒害众生的法身慧命。不贪、不嗔、不痴,就是通过修行断除这三毒,得究竟解脱。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印祖文钞《复濮大凡居士书》
不知道到这个论坛来的有几个不是具缚凡夫,如果你真的是证位了,7地8地不是凡夫了那也许就真可以不出声
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佛法从恭敬中来,少了恭敬心,何来感应?世人念佛不念南无二字就已经不算恭敬了,何况根本不出声的?你真的`就达到了不念而念与诸佛感应道交的境界了吗? 复拜竹居士书二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归净土。当率其家属男女老幼,同皆认真念佛。以祈佛慈加被,消灭罪业,增长善根。何得但以百声千声佛号为事。世间为人做工者,为一二角钱,终日勤劳不息。汝以此大事,反不如求一二角钱者之勤劳,亦无怪乎无有感应也。感若至极,决无不应之理。汝如此感,乃泛泛悠悠,何可消大业障于现世去世乎。
以上这位居士,每天只念百声千声,想让父亲身体健康,印祖批评他是泛泛悠悠。 复章道生居士书三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又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黄涵之作宁绍台道时,发心吃长素,劝其母亦吃,为备素菜,则但吃白饭。涵之函询作何法方可。光示代亲至诚忏悔,业消则能吃矣。未一月而长素矣。戚则周之女,年十九,双目失明,伸手于前,亦不见。来信以告,时彼在山三圣堂,得信即欲回家,送其女于杭州尼庵。光令写信与其女,令至诚念观音圣号,未一月亲自写信告愈矣。一女人于十六岁时,得气疼病,每日必二三次发,发时辄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岁,来求皈依。光令至诚念观音。并与一药方,即文钞中戒烟方,但不加烟。彼即熬一料,头一次吃,气便不疼。四十一年之群医莫能为力之痼疾,一经一次吃药,即完全好矣。非至诚念菩萨名号故,得遇此方乎。此三者,皆用力少而得效大。乃诚也。汝为母之痼疾,叹无法设,光责以何不念佛求消母业。汝便写出许多经佛礼拜,然亦不见功效。以是写的所谓少实胜多虚。设汝果真实如此礼拜持诵。汝母之痼疾不愈,光当瞎眼,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矣。
印祖对这位居士的开示更是苦口婆心,先列举了当时所见闻的观世音菩萨灵感,最后批评这位居士没有至诚心,果真能至诚恳切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而无感应的话,印祖当瞎眼,天地当易位,日月当倒行,以印祖的身份,都说到这个地步,可见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功德极大,无业不消,就看我们能拿出多少诚心了。所谓大感则大应,小感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
念佛法门传了千年,跟着祖师走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创新。不嗔无我,不贪无相,不痴无执,念念
如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423ae6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