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魏源对联随笔(六)》,欢迎阅读!
魏源对联随笔(六)
六
温饱求民稳; 读书发古微。
——魏源题江苏省扬州市挈园古微堂书斋
写这幅联时,魏源几乎属于隐居,中隐于市,流连于诗书之间,主要地以大量精力关注《明史》。当时,《明史》是个禁区,为当朝忌讳而文人不敢涉笔,魏源偏偏犯忌,当然,他用的是巧劲,打了一个“擦边球”。
“温饱求民稳”,依然是父母官的口吻,可见他人隐心未隐。“读书发古微”这是他一贯的文字生涯追求。
魏源游学北京时,“从胡墨庄先生问汉儒家法…问宋儒之学于姚敬塘先生,学《公羊》于刘申受先生,古文辞则与董晓槎、龚定庵诸公切磋焉”,由早年的崇尚程朱理学转步入汉学,以发挥三家《诗》微言大义。先后著述有《书古微》、《董子春秋发微》和《诗古微》、《大学古本发微》、《曾子发微》等理义大作。其友罗汝怀在位魏源作《古微堂诗集序》时说:“及居京都,破屋昏灯,敝冠垢氯,数月不易衣,数旬不理发,以搜集古籍”,可见沉迷。清人长辫,数旬不理发,其容想必“可观”啊。魏源的座师汤金钊去看他,魏源“垢面出迎,鬓发如蓬”,足见读书其实真是个“苦差事”,要“板凳坐得十年冷,鬓发蓄成三丈长”的。魏源有诗:“直木无卑枝,清漪无杂鳞”,这个不流俗的魏源,著作等身,篇篇洪钟大吕,字字珠玑琳琅。
此阶段中,魏源曾参加顺天府乡试,高中第二名,几位考官的批语:“陈言务去,清光大来”、“笔力清刚,精彩焕发”、“超心研练,灏气流行”,总批更是精彩,值得详录:“批一品衣,抱九仙骨。其才识足以包含群籍,其笔力足以扛举千钧;析理如茧丝牛毛,制局如铜墙铁壁,非平日寝馈于古文大家不能臻此境也。韵语典丽矞皇,经义渊博醇茂,策对千言滂沛。”道光帝御批“嘉赏”。(后来魏源去新疆,著《新疆识略》,道光帝又为之题写书名)魏源的理学策论
之才,已有公认,闻名当朝。这得益于他的“读书发古微“,穷经义,知时务的专研。当时的今文经学大师刘逢禄说:“邵阳魏君默深治经好求微言大义”。此言可为此人此联之题跋也。
《春秋》一书,历来被看做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寻求其中的微言大义是养士治学的主要目的,所谓“先器识后文艺”也。“所谓大义,诛乱讨贼以戒后世是也;所谓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故历史上大凡“世衰道微”,总会借《春秋》微言大义为平乱改革作舆论先导,《春秋》三传的《公羊传》更是应变哲学。魏源的“读书发古微”,也是言行如一,完全能体现他一贯的追寻探究义理的追求,以及与时俱进的求新思变的内心诉求。此联语的“发古微”,乃是为经世济用,非为读书而读书也,此君子儒之所为。如今,救世之道,似乎倾向于“西方文明”了,“言必称希腊”,有得有失吧?此题外话,且按下不提。
清朝的文字狱,使埋头古籍考证整理,为考据而考据的“乾嘉学风”由此昌行,而“通经致用”一反其道,逐步改变了以科举“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的颓废气象,魏源是改革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大学古本发微》的深意,是求证《中庸》明善诚身和宋明诸儒学说,这个与此联“尚志诗书,句搜六代三唐后》有间接的关系吧。不再舍近求远了,他读书的注意力集中到宋明之事,特别是研究《明史》,纂辑了《明代食兵录》这部极其重要、极有影响的巨著。这部书正是闲居挈园时所著,其联语“尚志诗书,句搜六代三唐后”,大概是这段文字心情的写照吧?当然,推测而已。
此前,魏源大的著作文章有十七部,其中的《皇朝经世文编》,集道光之前清朝廷各家奏议、文集、方志中之“存乎实用”之文章,涉及经济领域各方面,清学者评价:“此书大旨欲救儒之不适于用…其志甚大,用亦甚要。”认为此文“不免左袒于宋”。(这里也可以窥测到魏源“句搜三唐后”的“前科”)这部书出来后,“数十年来风行海内,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鑊,几乎家有其书。”何也?它触动了文人的时尚!改变了文化的神经!惊动了朝廷的视听!引发了社会的躁动!所以,后人总结,此书开启了学术界重视实用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212b6b5b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