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则故事,竟然蕴含无上佛家臻理!》,欢迎阅读!
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则故事,竟然蕴含无上佛家臻理!
编者按:世上大道都是相同的,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很多的道理其实是相同的,尤其是在修身修心这方面。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一则道家经典《庄子》里的故事,故事里所蕴含的道理竟然也暗含佛教中的道理,令人赞叹!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意思说的是一旦对他人生出了仇恨和愤怒,那么千百万种妨碍修行的业障之门就会向你打开,而你就可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嗔,在佛教中专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而“贪、嗔、痴”被列为佛教三毒,佛家认为这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之为三不善根。道家追求修身养性,推崇心境平和、从容自得、处世旷达,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更接近“道法自然”的状态。在《庄子·山木》里有一则故事:“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是:在河道上,有两只船并行而开,突然有只空船撞上了其中一只船,这时即便是心地狭隘的人也发不出火来;但如果撞过来的不是空船而是船上有人,这两只船上的人一定会叫喊他把船撑开去以免相撞;喊一声不听,再喊一声还不听,
喊第三声的时候,就一定会伴随着辱骂声了。为何起先不发怒而现在发怒呢?区别只在于撞过来的船上是否有人。其实人如果能够以虚心克己的态度面对纷争,那么谁还能够伤害他呢?佛说:“是心作佛。”禅宗六祖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个人的内心就是这个人所面临的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是平和安详的,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就是平和安详的,如果你的内心充满愤恨恼怒,那么这个世界在你看来就不那么美好、处处充满仇恨。一位佛教里的大师寒山曾作下这样一首诗歌:“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若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你的愤怒其实是你内心的状态变得不稳定,变得无法以智慧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嗔心一起,烧毁了功德林,把自己陷入了可能犯下错误的危险境地。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也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正如道家认为,修正道的人,行也安然,坐也安然,富也安然,贫也安然,名也不贪,利也不贪,恬淡寡欲。一个从容的人必然是内心平和之人,而这种从容的状态,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都是将其视为重要的修行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1596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