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2022-12-06 15:50: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日语,提升,思考,效果,高校


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世界时与生活在此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的观念体系有着剪不断的复杂关系。外语教学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基础,透过它捕捉世界,探求人类心灵世界构造并联系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构建新的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世界认知文化,并在研究语言的同时,通过语言实现21世纪人类新的心灵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本文将主要探讨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日语教学;效果;文化

随着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一体化的日趋加强,市场法学生,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有着比其他非外语专业学生更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在礼仪、文化等方面具有国际水平[1]。基于这样的要求,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也有了新的改变。不难看出,通过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外语教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1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2]。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教育,就教学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教育的转变。



2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定位和方法存在偏差

日语教学的口的在于学生能在真实的日语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然而,眼下不少教师对日语教学的定位比较狭隘,分强调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盲目地把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口标。采取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片而地要求学生对单词、课文进行死记硬背等,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致使不少学生抱着提高日语等级和应付考试的口的来学习日语,缺乏主动学习日语的动力[3]






2.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现在的大学日语教学基本上是承前教学教材单一,更新速度慢,主次不够明确,数学生在进入大学日语学习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语知识,大学课本又覆盖了这部分内容,而重要的知识点却没有被凸显出来,重复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少数高校为了扩大招生,盲目地细分专业,使得原本完整的日语教学系统被打破,不同的日语专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内容,致使一些重要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学生的专业基础变得薄弱,而语言能力又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的发展。



2.3教师对学生的日语实践不够重视

语言源自于实践,因此,对日语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日语教学理论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是否正确。当前的日语教学恰恰忽略了语言实践的重要性,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采用一对多的填鸭式教学,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而学生又缺乏主动实践的意识,导致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不足,到了实际岗位后,根本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与企业的需要。



3提升高校日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3.1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4]



3.2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2不仅要注意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4)能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相适应,便于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feac3c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