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性动物》,欢迎阅读!
《社会性动物》读书报告
陈俊君 2010.12.9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人们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需要同他人进行交往并受他人的信念和行为所影响。人类的行为具有社会性,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以下7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从众、大众传播及宣传与劝导、社会认知、自我辩解、人类的攻击性以及偏见和喜欢、爱与人际敏感性。 ==从众==
“从众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是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其潜在含义即是个人认为群体获得信息要比个体多,并且具有更强的判断力和正确性。从众的动机:1、从他人那里获得正确的信息。2、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免于惩罚。(利弊的权衡)
例如:口碑营销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从众理论。 “旁观者效应”也就是一种利弊权衡的表现。 从众程度的差异与众人意见是否一致、个人自信度和文化差异有关。个人往往会屈从于有专家或者重要人物存在的团体,或者团体与个人存在某些共性。个人对社会的反应可以按强弱分为依从、认同、内化。(由弱到强、反应持续时间由短到长)依从的核心是权力,动机是为了获得奖赏或者免于惩罚。认同的核心是吸引,动机是个人希望自己能同榜样保持一致。 内化的核心是可信程度,动机是确保正确性。 影响从众性强弱的重要因素:
1. 团队的一致性。即多数人的意见是否一致,研究发现哪怕试验中被试者只碰到一个做出正确回答的支持者,被试者遵从多数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2. 是否表态。一旦个体先说出了自己的态度,可以减少从众的几率。 3. 自信心强弱。自信心强的人往往更不容易遵从于团队压力。
4. 文化差异。比如美国和法国相较于中国、日本而言,人们更不容易从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从众。
==大众传播、宣传和劝导==
身在信息社会中的我们每天都在接受各式各样的大众传播,小到电视广告,大到总统竞选的报道。劝导大众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宣传的过程,同时还具有传播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作用。宣传者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到达劝导的目的:中心途径和边缘途径。在中心途径下人们主动审慎思考,而边缘途径下人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为了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必须处理好三个关键因素: 1、传播源(宣传者):可信度和吸引力,可信度和吸引力越高的宣传者影响力越大。结论:我们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一旦某个人没有影响我们的企图或者做出与自身利益相反的表现,就比较容易增加我们对他的可信度;我们的观点也容易收到我们喜欢的人的影响。
2、宣传的性质:唤起受众的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有说服力;生动的经验比苍白的数据更有影响力;做正反两面的论证比单面论证更有效力;根据时间顺序的不同可以采取首因效应(如果两者间隔时间短)或近因效应(如果要求立刻做决定);在意见不一致时,信誉度更高的人比信誉度更低的人更能说服异己只见。
3、接受者的特点:自尊(自我评估)、先验(情绪和心向)、观念和态度。自尊心较强的人往往不容易受到影响;心情愉悦时比较容易接受宣传,人们会为了保护自由感从而抵制被强加的观念——对抗理论;为了让受众更加坚定,则可以让他们经历过攻击,反而更容易
接纳新观点——免疫理论。“观念”是人们暂时获得的某种认知,而“态度”则带有个人情感和评价,极难改变。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即人们对社会的理解,人们都希望自己是理性的且正确的。人类思维并不总是具有逻辑性,人的思考并非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完美过程,正是由于思考中的缺陷,我们会扭曲地加工处理各种信息,有的时候甚至背离实际情况。我们的认知往往受到背景因素的影响,选择参照物以后会产生对比效应、先入效应,而且人们总是避免受到损失的决策,信息呈现的顺序和数量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使用的是启发式判断(不需要思考,只需选择一个规律,然后直接套用到问题上),包括三种不同启发:代表性启发(推断性)、可用性启发(特例)、态度性启发(包含情感和评价,人们倾向于这个)。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比我们想象中要小的多(除了某些高度可接近的态度,如:人听到蛇就会感到害怕和信念以外),即态度和行为之间不存在一致性。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偏见:
(1)行为者—观察者偏见 (2)自我偏见 (3)自我保护偏见
==自我辩解==
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与自己看法一致的信息,并坚信自己是理性而正确的,当事实与人们的态度产生了矛盾时,就会处于某种紧张的状态(心理上同时持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为了减少这样的不协调我们会习惯性进行自我辩解以求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或者顺势降低对目标的期望值,或者歪曲事实,或者改变态度。 显然,此类减少不协调的方法都是非理性的,虽然能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但却有失偏颇,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人们在做决策时所体验到的不协调往往最能反映这一问题。人们在做决策时,喜欢强化他们已选对象的正面信息而弱化其未选对象的正面信息——相对不可挽回性。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当人们意识到自我概念受到威胁(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严重后果并要为此负责时),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不协调(不安状态),接着就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求辩解,而这些理由可以分为:外在理由(由情境决定的)和内部理由(没有合适的外部理由,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不协调理论的延伸:人们在不安状态下从事简单而清楚的任务往往表现的更好。 一些关于不协调理论的例子:人们对灾难的反应;减肥;艾滋病预防;领袖力量......
==人类的攻击性==
攻击性是指:旨在导致他人身体或心理上痛苦的有意识行为。细分为:敌意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和手段性攻击(为了其他目的,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人类是否天生具有攻击性?“攻击性取决于先天倾向,后天习得的反应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作用。”“适者生存”是攻击性用途的最好佐证,除此之外,人类为了宣泄情感和精神往往也会做出某些带有攻击性的行为。但是,发泄敌意并不能有效地减少敌意。例:吵架越吵越凶。
攻击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 (1)神经学与化学因素 (2)受挫和攻击性
(3)社会学系、暴力和大众媒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d237c76137ee06eff918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