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欢迎阅读!
作者简介及著作摘要
布尔迪厄( 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 一生著述颇丰, 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语言学, 以及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是布尔迪厄在1989 年形成的重要著作, 是研究法国教育和法国社会的重要著作之一。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这本著作分为五大部分,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以惯习、资本和场域为核心概念, 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场域的考察和反思, 深入探讨了知识、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指出学校是维持社会不平等的工具,揭开了在貌似公平的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行动背后的不平等真相。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基础, 阐述了法国教育精英体制化的过程, 深入展示了作为法国精英教育的名牌大学如何与国家的权力场域联系和互动从而促进教育和权力机构本身的再生产。
法国高等教育的构成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下法国高等教育的构成。法国高等教育主要分为大学和大学校( “名牌大学”)。大学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 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80%以上。大学不设专门的入学考试, 而是招收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既是对高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检验, 又是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考试, 这一考试的合格率大概为60%- 70%。 但是法国大学校则是从专门的预备班毕业生中招生, 预备班根据报名者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择优录取, 每年招收约10%的高中毕业生, 用两年时间准备应对大学校的入学考试, 而大学校的录取率都不高, 名牌学校不到10%, 一般学校为20%- 50%。法国的大学校始终保持少而精的传统, 起点高, 要求严, 是高级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 属于典型的英才主义教育。 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被看作选拔人才的过滤器, 这种筛选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形下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有效机制。布迪厄从1965 年开始对大约10000 名法国中学生会考中的优等生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 优胜者群体属于最优越阶层( 61%属于富裕阶层,工人的子、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9%)①。根据来自84 所高等教育机构调查资料, 同样证明,名牌大学的学生更多地出身于社会的支配阶层, 而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多的是来自于受支配阶层。 更令人诧异的是,根据这20 年( 1966- 1988) 法国中学会考优胜者社会出身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 优胜者中父亲为教师的1986 年占24%, 而在1966 年仅为15%; 父亲为高级管理人员的1986 年为40.5%, 1966 年仅为27% ( 母亲方面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②。由此可见,教育界所强调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在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与选拔这一关就无法得到保证。究其原因, 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关键所在。
文化资本及其特点分析
在布迪厄看来, 资本不仅仅只有经济资本这一种形式, 而是具有多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 ( 1)经济资本, 这种资本可以当下直接转换成金钱, 这一转换过程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 2) 文化资本,这种资本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 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教育资质的形式被制度化的; ( 3) 社会资本, 由社会义务( “联系”) 所构成,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 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③。 文化资本需要
①②③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100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95
布迪厄﹒资本的形式[A] ﹒武锡申译﹒薛晓源, 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6
长时间地积累, 并且无法通过馈赠、买卖和交换进行当下的传承, 而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传承, 通过特定个人的知识、文化和修养等来体现。文凭或资格证书则是文化资本体制形式的物化。文化资本的继承通常始于人生的初期, 出生于上层阶级的后代往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 对主流社会的文化习俗、行为习惯、社交礼仪、气质风度、艺术趣味等在家庭中自幼就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从而在日后的学业竞争( 文化、科学、艺术场域) 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布迪厄指出, “那些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的家庭的后代更是得了先天之利。文化资本的传承无疑成了资本继承性传承最好的、也是最隐秘的方式”④。有些文化, 比如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爱好、一定的艺术修养都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这一方面使人们以一种不自觉的耳濡目染的方式从家庭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自如地获得主流文化知识。布迪厄认为, 家庭给予的帮助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呈现着不同的形式: 明示性、易于领会的帮助( 建议、解释等) 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增加。出身上流阶层的子女能够兼得含糊性和明示性的两种帮助, 中等阶层的子女( 尤其是职员和小学教员的子女) 得到的主要是直接帮助, 普通阶层的子女, 除了个别例外, 得不到其中的任何一种, 而这两者都是能够直接给学业带来效益的⑤。 在文化资本传承的另一重要场所学校, 由于支配阶层的文化在学校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使得支配阶层的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有较强的适应性, 这种文化对他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反之, 对受支配阶层子女来说, 学校的主流文化使他们觉得很不自在, 产生疏离、厌恶甚至畏惧感。久而久之, 不同阶层子女学业成就之高下对比就显而易见了。“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 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 而在我国, 文化资本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很大, 家长的文化阶层愈高, 子女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也愈大。受支配阶层的教育不仅受到经济资本的制约, 还受到文化资本的影响。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更多的中上层子女取得了以高等教育文凭为形式的学术资本, 在学历社会拥有这种文化资本可以换取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 从而使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或社会资本形成互换。可见, 看似平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其实掩盖着极大的不平等, 在貌似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背后隐藏着教育公平的缺失。布迪厄指出, 通过使特定的文化遗产特权化而使另一部分文化遗产处于不利地位, 正式的学校制度有助于维持不平等的社会制度⑥。
社会分层与教育的关系
社会分层的基本涵义。社会分层理论是社会学家用来描述社会结构或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理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关于社会分层的表达有很多,国内学者对社会分层较为一致的概念是:社会分层是将社会成员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高低不等的层次,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各种社会稀缺价值物的分配及占有,它体现了社会资源的不平等。下面我们来看下社会上存在的两大阶层:精英和大众。精英群体明显的阶层界限“文化屏障”有效阻断了其他阶层向这个阶层的流动, 为精英阶层的利益和维持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最有效的保护⑦。在《国家精英》中, 阶层之间的文化屏障通过阶级惯习树立起来。“惯习”是由积累和沉积在行动者身上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所构成的,是那些外在于行动者的客观的共同社会规则、价值在行动者身上的内化形式, 形成为指导自己认识世界运作、评判事物以及怎样行动的那些解释模式。人们在惯习的指导下, 去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世界, 并进行实践, 又据此来感知和评价实践, 调整自己的行为。惯习是一个社会阶级或等级群体所共有的无意识的观念、特定的思维和共同的文化。 以名牌大学( 大学校) 及其预备班构成的精英学校群
④⑤⑥⑦
布迪厄﹒资本的形式[A] ﹒武锡申译﹒薛晓源, 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1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36-37
大卫·斯沃茨﹒教育、文化与社会不平等[A] ﹒陈金英译﹒薛晓源, 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415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4
体正是通过惯习使他们的学生形成了一个被分隔的“精英群体”。分隔体现在两种不同的层面: 一是精英与大众的分离,二是精英内部的分隔。前者通过设立边界, 将那些在经受了学校的所有重要考试之后被选拔出来的人与普通人区分开来, 这样, 学校就建构了一个“精英群体”, 并且通过分离行为, 赋予这个群体通常只属于神者的一切特征⑧。后者是指在精英学校内部主要存在着统治阶级和中间阶级( 小资产阶级) 的类别差异。通过会考, 精英学校在最后一名入选者( 过关者) 和最前面一名淘汰者( 失败者) 之间设立了一条社会边界, 建立了对于社会世界的一种合法的划分方式。这条神奇的边界使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得以神化, 并公开得到人们的认同, 同时使被录取者认同自己的特别, 转变其信仰, 将他们抛入支配阶层的惯习中。如果家庭出身为工人的子女有幸进入这个边界成为精英中的一员, 那么他( 她) 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或思维方式必然较少地体现工人阶级的惯习⑨。既然是精英, 就得表现出精英所应具备的自信的行为举止、高贵的外表和优雅的作风以及精英阶层的品味和良好的自我感觉。精英心智结构的同质性加上共同的信仰、使命和利益, 使其构成了一种群体精神或称惯习。 布迪厄将教师所作的学生评语中的所有形容词进行整理分类,通过比较分析, 得出了几个简单明晰的判断: ( 1) 随着学生社会出身的提高和分数的提高, 最高荣誉的形容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 2) 出身于社会空间中等区域的学生是专门接受否定性评判的对象, 出身于商业资产阶级家庭的学生全部逃脱不了最不公正的评价,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得到过最为消极的评价; ( 3) 在分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社会出身越低下的学生, 人们评价他们的方式就越严厉、越激烈、越不委婉; ( 4) 与分数相比, 判决理由似乎与社会出身联系更加紧密⑩。事实上,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感知和评价时远不可能做到中立和客观, 在他们尚未意识到时, 已用先入为主的偏见将学生的社会属性与学业评判对应起来; 在他们自以为在进行纯粹的学业分类活动时, 已将社会类别差异转化成学业类别差异。这样的学业评判几乎无法掩盖社会偏见。在精英群体内部, 等级差异不会消除, 支配阶层的惯习居于统治地位。精英学校一方面制造新的精英, 另一方面又以不平等的方式在对待这些新贵们, 而后者不自觉地成为“同谋”, 阶层之间的文化屏障也因而更加巩固。高等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是以较为隐秘的形式呈现的, 学校在平等的假象下强化了现有的社会统治秩序。
就我国而言,现阶段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各阶层所占有的各种资源(包括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存在显著差别,占有资源的不同使得他们所处的地位也不同,进而又导致机会获得的不同。这样的差异同样体现在教育上,如不同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的过程、机会和资源不同,那些地位高、资源丰富的家庭往往能为子女谋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而地位较低的家庭为其子女提供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就比较有限,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教育的差距很大。社会分层导致的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原因。
当然,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功能,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分层与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种手段,教育影响着人们的职业,而职业是制约社会分层决定性的因素,同时职业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高低。当前,各阶层之间分化的差距扩大已成事实,教育的不公平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我们应该扶持弱势群体,给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积极发挥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努力采取措施来缩小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⑧⑨⑩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202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180 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54-5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92e24f52ea551810a687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