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三诵

2022-11-14 05:13: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读三诵》,欢迎阅读!
一读三诵


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小学部“一诵三读”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读经典的书,做有内涵的人”。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声充盈校园,本学期我校小学部各班将在校园率先实施“一诵三读”活动,日积月累,让习惯成就素养,让素质奠定人生。 一、“一诵三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一诵三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活动主题:诵读书中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三、“一诵三读”内容和展示形式

“一诵”即每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名言格言、成语积累、美文、童谣的背诵活动。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大声的诵读和吟诵,自然成诵,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诵读,如,将诵读内容编入拍手歌中。

“三读”:即“师生同读、生生互读、亲子共读”特色读书活动,教师督促学生养成“空余时间就看书”的好习惯,自觉背诵古诗词、精读名篇、品味名著。

◆各年级语文教师要根据年段特点和课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学期初确定诵读内容、诵读量、展示形式,学校不作统一要求(但年级必须统一) 四、“一诵三读”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地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每节课前3分钟为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回家和家长一起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二)保证诵读数量。各年级语文教师要根据年段特点和课标要求,在学期初确定诵读内容与诵读量,拟定每天、每周的诵读量(一首古诗词、一首童谣或儿童诗、一段年级自选美文)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还可配上动作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必须人人过关,还可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三)保证诵读质量。各班语文老师选派一名同学(或多名同学轮流担任)“诵读小导师”负责按要求指导同学们在每节课前认真开展“课前三分钟诵读”活动,不允许做与诵读无关的事情。班级内每周五晨读开展诵读过关活动,学部每月最后一周周五课间操,开展年级的诵读比赛,以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四)各科教师都要自觉地在班主任、语文教师的统一协调下,在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创造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功能,让孩子在唱游活动中诵读。

(五)鼓励师生同读、生生互读、亲子共读。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坚持,持之以恒。 五、成果展示:






为了检验开展“一诵三读”读书活动的效果,将在每期大型展示活动中开展各班读书成果展示活动。 附:“一诵三读”内容和展示形式(供小学部老师们参考)

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20首;每周2首,《三字经》每周1个章节,期末背完。

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30首;每周2-3首,《三字经》每周1个章节,期末完。

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即古诗书的第3160首;每周2-3首,《弟子规》每周1个章节,期末完。

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每周2-3首,《弟子规》每周1个章节,期末完,寓言故事六则。

年级课标推荐古诗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即古诗书的61-90首,每周2-3首,《论语》书的前六周内容,每周一个章节,成语故事六则。

年级:古诗书上的古诗全部背会,每周6-7首,《为学》《世说新语》《家当》《论语》中的《学而篇》,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优秀的古典诗文(如唐诗宋词等)、童谣、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格言、警句等。 1、讲美文

学生把自己收集诵读的古诗文讲给同学听。 2、唱经典

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好,可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别亦难》,白居易《长恨歌(片断)》等古诗词歌曲,同时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还可请音乐老师给古诗文谱上好听的曲调。

也可在游戏(如跳橡皮筋)中编成歌谣。如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更能坚持下去。

3、给经典配图

在经典中,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使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经典配画,加深了学生对经典的感悟,培养他们思维力,想象力。 4、经典我能行

在诵读到一定的程度上,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 1)改写

古时贾岛在“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上不断推敲,王安石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上”反复斟酌。《邹忌讽齐王纳谏》

“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一句中的“窥”就将邹忌作为男子,却反复照镜的自惭心理表现出来。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你可以改动一下,让它更传神。让学生有了强烈的动笔愿望,希望与古人一较高低。 2)自写古诗文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的介绍,学生对古诗文格韵有了一定了解,就让他们试着自己写一写诗。 5、编写经典选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595e90fab069dc502201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