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对不对?》,欢迎阅读!
“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对不对?
有句话叫做“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生活中,有些人看到一些行善的人,生活诸多磨难,而一些做恶事的人,却活得好好的,于是便会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产生质疑,觉得这都是骗人的。
其实,这是众人对因果之道的了解不多,而产生的误解。佛说:“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不是单独、恒常的存在,都是因缘和合产生。
在佛教看来,行善是“因”,一个人的性格,交际还有行善的对象等等是“缘”,对于善恶之报,一定要把“因”和“缘”全部考虑进去,因为,善报或者恶报,也是因缘和合产生。
“缘”错了,就像种子种下去,土壤和阳光等等条件不对,种子再好也种不出想要的东西。
因此,佛教认为,因果报应,并不是好人就会被老天爷施加好报,恶人就会被施加恶报。万物包括人本身,都是遵循因缘和合的规律,万法缘起缘灭,缘起缘灭就是因果。
“好人没好报,祸害遗千年”对不对?看完你就豁然开朗了。
01看果报,要从多元观点来看
佛教中所说的因果报应,应分为花报、果报、余报。花报就是种了因之后先“开花”,这个“报”初见端倪,自己受到了一点影响;
果报是整个结果完成形成,受报的事实全部呈现出来了;余报则是在果报之后,还有一些剩余的影响。
在佛学里,因果报应,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人好处或者坏处,看果报,要从多元的观点来看。
有些人做了恶事,一看没有受到惩罚,便觉得因果之道是假的,其实在他做恶事的时候,花报就已经来临了。
曾经有个人寻求白云禅师开示,说他晚上总是做恶梦,内心充斥着不安,应该如何化解?
白云禅师闻言道:“因果真实不虚,有果就有因,你一定是做了什么恶事,才会内心如此不安,‘因’还在,‘果’怎么可能会消失呢。”
这人原来是做了一桩恶事逃难而来,闻言才恍然大悟,只要自己一直逃避,这份痛苦就会跟随着自己一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自己做了恶事以为没人知道,或者逃过了法律的追究就能逍遥快活,其实这种担心被抓的不安和害怕,会一直伴随着自己,内心已经下了地狱。
佛教中的余报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些人服刑出来后,人生也有了污点,即使没人看不起他,自己内心也会觉得自卑。
做好事也是如此,自己做了好事即使没人知道,自己的心,也会慢慢变得慈悲,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这些善事也会成为善缘,隐藏在别人心中,得到帮助之人的尊重。
因此,佛教常说,看因果之报,并不能从单一的因素来看,要从多元的观点看。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产生后果,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平日里行善积德,终究还是会慢慢积累自己的善缘,给自己带来好运。
02好人要有好报,要以智慧为前提
佛教修行的六度万行,以智慧为主,修得般若智慧,才能脱离苦海,生活中也是如此。做好事,想要有好报,也是需要智慧做前提。
如果没有智慧,自己觉得是在做好事,其实是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烦恼,或者是在伤害自己,而不自知。
就像有的人帮助了别人,但是对方却是个无恶不作的人,自己的帮助,反而让他有了能力去祸害更多的人,那自己的善行,就是在助纣为虐,不仅让他陷入无尽深渊,而且还间接伤害无辜之人。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无穷无尽的因果中,因果纠缠不休。每个人在帮助别人之前,要学会多思考,多探究,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去提供帮助,否则,自己所为的善举,却成为了别人遭受苦难的“因”。
因此,佛说:“恶业易就,善果难成。”很多人想要做好事,却因为缺乏智慧而弄巧成拙,无形中反倒造了恶业,许多好人没有好报,都是因为如此。
想要行善,必须以智慧为前提,多思考,多想想,考虑其后果,再去提供帮助,这样才能防止自己好心做坏事,从而多造善业。
03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4c5792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