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23-03-14 16:4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资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国有资产,现状,存在,问题
国有资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 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们通常所指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当前,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同时发生的现象,主要形式有: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假借合资名义,行套钱之实;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有些国企负责人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改革的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 一、决策失误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一是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上千亿元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线,然而,彩电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5% ;各地区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注重实效,盲目引进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及产品本身质量等因素,只好纷纷停产,目前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0%. 由于市场的暂时过热,加上区域利益的驱动,从而鼓舞了地方政府、部门领导 及企业经营者的获利信心,最终导致决策失误。二是决策不民主,一言堂。为使企业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80年代后期,改革提出了新思路: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后,企业摆脱了众多婆婆的干预,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暴露出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只笔、一张嘴。某电视机厂,是我国最早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之一,1988年到1990年间,厂长一个决策,投资6000万元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兴建空调器厂,利润分成与外方实行倒四六;而后又投资3000元引进国外平绕行输出变压器生产线,由于选择不当,无法使用,成了一堆费铁;后又投资1 亿元从美国引进纸箱生产线,因产品无市场,到目前为止设备仍无法启动。

二、在破产中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价值规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运行的形式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其结果当然符合优胜劣汰这一自然规律。在这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破产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正是由于商品经济客观发展趋势的冲击,破产才应运而生。据初步统计,从1988年试行《破产法》以来,全国共审结破产案件2000多件,已破产的企业当中,绝大部分企业占用大量国有资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的主要动机是逃避债务,企业破产了,银行贷款理所当然地予以核销。产有利先分后破的现象相当严重,破产企业中的资产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之一。

三、在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

党的十五大以后,股份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普遍推广。这种新体制的实施,为我国国有


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 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 价入股。一些股份制企业在组建过程中,对国有资产高值低估。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把原来国家拨给的土地,不计价折合成国家股份划作自己企业的法人股,对国有资产中的专利、商标、商誉、品牌等极具价值和增值潜力的无形资产,则不予评估或按极低的价格评估,有意无意吞噬国有资产。 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一部分人认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财富的创造者,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不合理的利益分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据国家体改委与财政部估计,1997年国家应得的收益流失约3 亿元以上。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四、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中国有资产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2年全国与外商合资合作的8550家国有企业中,有5000多家的675 亿元帐面资产没有经过评估,按45.2% 的升值率(有关部门计算的)计算,一年中就流失掉305 亿元。

五、经营管理不善造成

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运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没有章法,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致使决策失误;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甚至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某冷冻厂投资2000万元建立两个万吨冷库,其利用率仅有13% ,每年折旧及贷款利息共400 万元,企业每年亏损200 万元。此外,企业资产流失与管理不善有直接联系,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大量的帐外国有资产。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推算: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帐外固定资产净值约147.6 亿元。

六、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补偿严重不足

目前,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消耗补偿倘若再按照原有国家拨款实现已难以维持,但现行计提折旧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致使固定资产的补偿严重不足。调查统计,截至1994年底,北京市玻璃研究院固定资产原值总计187.5万元,累计折旧52.1万元,27.8%其中,仪器设备原值112.6万元,累计折旧41万元,36.4%;房屋和建筑原值74.9万元,累计折旧11.1万元,为14.8%。北京市环保研究院固定资产原值总计110.8万元,累计折旧4.9万元,4.4%其中仪器设备原值82.4万元,累计折旧4.4万元,为5.3%;房屋和建筑物原值28.4万元,累计折旧。

调查统计显示,至1995年底,70个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总额为88255万元,其中专用仪器设备(扣除车辆)为44107.4万元。在这些专用仪器设备中,在用的仪器设备为28625.7万元,约占专用仪器设备总额的64.9% 有些科研院所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时,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并办理转移手续,致使一部分的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的资产产权归属不清。这部分资产在经营使用中,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七、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的资产其固定资产运行过程中未计提折旧

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的资产其固定资产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得以正常运行,应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经营性资产同样对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f1623c6f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