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读苏轼《南歌子》(五)》,欢迎阅读!
我读苏轼《南歌子》(五)
我读苏轼《南歌子》(五)
苏轼任杭州知州两年多时间,主导了西湖疏浚,西湖边上的名胜他当然不会错过。有一年端午节与友人游览杭州名胜十三楼时,他写下《南歌子·游赏》,记录了十三楼的端午特色。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词的上片写十三楼的热闹情景。前两句“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把远处的景色与眼前的人联系起来观察,网上赏析文把这两句解释为“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其中“眉头黛色浓聚”是把“敛”字的释义“收拢、聚集”作简单化理解,也就是聚拢在一起会使其存在更突出。我觉得“敛”字可以理解为某种存在逐渐模糊起来。如同“敛财”不是把财物聚拢起来让你看到,而是收受了财物而不让别人察觉;“敛迹”不是把所有的踪迹都集中起来,而是藏身不出、退隐的意思。用在美人妆扮上,即“淡扫蛾眉”,用在景物描写中,可以理解为逐步淡化。所以把此句理解为“青山与歌姬的眉毛一样,由黛至青逐渐淡去”,似乎更贴切一些。第三、四句“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渲染现场盛况。游人都往十三楼而去,为什么呢?因为那里有许多演唱和乐器表演,去过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作为游乐胜地的古代扬州城了。“竹西”是典故,它表示的,既是路名又是方向,而不是具体的景点。典出唐代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其意义是,人们想不到禅智寺下幽静的竹西路,却是通向歌舞游乐繁华的扬州城。网上赏析文把“竹西”理解为“扬州竹西亭”,应该是误读。因为扬州竹西亭是后人造的景点,并不繁华。下片实写端午宴席。前两句“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说的是食物和酒,也就是桌面上摆着粽子和菖蒲嫩茎的腌制品,人们拿着精美的酒壶往杯里斟酒。“菰黍”就是粽子,“菰”指裹棕的菰叶;
“昌歜”是菖蒲嫩茎的腌制品,传说周文王嗜昌歜,孔子慕文王而食之以取味,后来成为端午的传统食物。席上只有粽子和咸菜,简单至极,富有节日特色。“琼彝”、“玉舟”本指玉制的盛酒器皿和酒杯,在这里是酒壶酒杯的美称,说明主客对酒席是否奢华并不在意。后两句“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是听曲。楼上有人唱起了不知谁填词的《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山峦回响,缭绕不绝,好像歌声向山峦飞去,而傍晚的云霞却要把它留下。宴席不仅体现了端午特色,而且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这首词虽然是游赏名胜,但没有对景物作细致的描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把景物体现在人的活动中,着意描绘十三楼的繁华热闹,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在湖光山色中听歌的特殊场景结合起来,表达寄情山水的雅兴。
苏轼在填词时还经常化用前人诗句,赋予新的含义。这可以在《南歌子·暮春》中略见一二。
“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 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
网上找不到这首词的有关资料。从文字上看,是暮春赏榴花。词的上片点题。前三句“紫陌寻春去,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化用了唐代刘禹锡的诗句。刘诗“玄都观桃花”原文是“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苏轼加了“寻春去”三字,把刘诗的前两句化为三句,表明自己赏春比别人慢了一拍,看到的只是道路上人流不息,归途上个个满足愉快。第四句“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进一步强调已是暮春,我连别人看过的“桃千树”景色也看不到了,只看到一株刚刚开花的石榴树。其中是否寓意自己比刘禹锡被贬的时间还要长,不得而知。下片写赏花。“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摆上一张凉席散开发髻,斟上一杯美酒,酒色如玉滟光照人。“绿阴青子莫相催。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醉态可掬地对树说,你的绿叶和青果不要急于长出来,就让这美丽的千点榴花留下,装点照耀这边的池苑楼台吧!读这首词,与其强加仕途政见的含义,不如直接理解为这是苏轼“凡物苟有可观,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d969d3ad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