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中的兰意象-文档》,欢迎阅读!
诗歌中的兰意象-文档
诗歌中的兰意象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很多自然植物逐渐演变成具有不同内涵的文化符号。作为其中之一的兰,它风姿素雅,幽香四溢,受到人们关注而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尤其是文人墨客,或吟之以诗,或绘之以画,他们喜爱把兰作为题吟描绘的对象,并随之赋予它深刻的内涵,使兰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文化。
一、兰之意象 1.祥瑞之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兰就已被赋予了祥瑞之意,成为个人保护神。人们秉兰祓邪、纫兰为饰、借兰传情,使兰在人们的精神意识层面上,不再仅仅是一株普普通通的自然植物。最早在诗歌中写到兰花的是《诗经》,《郑风?溱洧》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韩诗》曰:“《溱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详。”[1]还有多处记载,当盛流之时,郑国的习俗,众士、女在溱、洧两水执兰以拂除邪恶。随着兰文化的不断延伸,人们受之影响不断扩大。《楚辞?离骚》中也多次提到佩兰,“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表现了人们以兰作为定情信物来传递爱意。
这些诗歌都反映了兰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人们心 中的个人保护神,兰花被赋予了祥瑞之象,人们希望通过兰花能够拂除不详之气,从而带来美好生活。
2.君子之意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猗兰操》者,孔子所作也。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2]兰独茂幽谷正如孔子自身处境,它被赋予有才德的贤者形象,成为君子的象征。《孔子家语?在厄》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3]这种不为外界所动、孤高素淡的品质不
仅取之兰花,也是君子修身立德所不可或缺的。仅从孔子,兰之君子意象便得到了很好的形成和诠释。诗仙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以兰喻己,抒发了自己满腔才华抱负,却知音难觅的心情。宋刘克庄《兰》:“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歌咏兰不浮不躁、孤傲高洁的君子般特性。明宣宗《拟猗兰操》,清代郑燮的“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4]等等,这些诗歌都借兰的高贵品质抒发对君子精神的崇敬之情。
诗人托物言志,而兰坚韧不拔、身怀异香却能甘于寂寞,这正符合文人心目中君子的高贵品德,因而兰即君子。这种赋予兰的君子精神便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历代文人墨客或吟兰、或画兰,都为表达这种淡泊清静、高雅圣洁的君子精神。
3.爱国之意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与兰意象的产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佩兰以此来表示自己洁身自好的情操。但是“时缤纷以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芽。”诗人担心兰在秋风寒露中变节不芳、枯萎从俗,实则是担心那些爱国之士在污流中变质。国家危难之际,他却无能为力,无限的悲愤中,他以兰为伴,写了大量有关兰的诗句,以此来排解忧愤。屈原通过自己来联系兰意象,他把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贞直的精神投射于兰意象之中。后人以屈原为审美对象,赋予兰高洁不屈、不同流俗的意义,从而使兰具有了一层爱国的光环。宋杨万里的“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以兰喻己,暗示诗人为国家出世的意愿,时代所造成的痛苦使诗人觉得自己处境和屈原相似,表达了他爱国的情怀。
二、咏兰之热潮
通过对兰于诗中的意象内涵作全面的分析,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历代诗歌中兰意象所展示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貌。仰观历史长河,咏兰热潮的出现主要集中在唐代、宋代和清代。远古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兰多是作为图腾文化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到屈原时代,当时楚地适宜兰花生长,且楚国盛行巫文化,这便大大利于保留和发展过去的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a16dd5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