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现代文,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初一下1—3单元课内现代文知识点总结(三)
《老王》
一、文学常识:作者杨绛,本名杨季康,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和学者。祖籍江苏无锡。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二、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写了“我”与贫苦的车夫老王交往中的几件小事。线索:“我”与老王的交往 2、老王的基本情况可用“三独”“三破”或“苦”来概括。
3、这样一个社会底层的凄苦的劳动者为“我”做了什么?体现了老王怎样的品质? 三送:愿意给我们家代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受了人家的好处忘不了,总觉得欠人情,去世前一天硬撑着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品质:老实善良、不贪钱财、帮助别人不图回报,知因图报,有良心,重感情,淳朴。
4、为老王写颁奖词:老王虽然身居陋巷,衣衫褴褛,脚蹬一辆破旧三轮车,出身穷苦卑微,生活凄凉艰难,但生命垂危仍挂念关爱之人,精神之纯净如无瑕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极其淳朴的好人。 5、赏析重点语句8——16段
6、通读全文,思考作者一家人对老王的“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关切的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女儿送他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感情:同情、尊重、关心、感激。 三、相关练习
(一)课后练习一一读完这篇课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围绕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谈谈感受吗?
人道关怀的体现是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个体生命、个体人格、个体价值,尊重和保障法律赋予的个体权利、个体尊严。作者一家关心老王的生计,尽可能地照顾老王的生意,尊重老王,让他有尊严地挣钱;而老王知恩图报,在作者一家最狼狈的时候,不避风险,倾力相助。善良之心互相传递、互相支撑,正是基于平等意识的“人道关怀”。
其他参考答案1、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4、对不幸者要有爱心,关心、尊重、帮助他们,不求回报,要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5、用善良体察善良 ,用爱心浇灌世界
(二)课后练习二 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试着找出相关的语句,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者虽然在“文革”中一度经济拮据,但整体收入远在老王之上,作者同情老王的不幸,敬重老王的人品,所以愿意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不让老王吃亏(不要他减半收车费,不让他白送钱先生看病,不白拿老王的鸡蛋和香油)。“钱”在作者这一方,是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三)课后练习三细读课文中“老王来送香油鸡蛋”的段落,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详写这部分内容? 因为这部分内容记叙的是集中体现作者一家与老王珍贵友情的一幕,也是老王向作者一家表达敬意,令作者既感动又愧怍的一幕。
2.在这部分中,又为什么要详写老王的肖像、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活动?
作者详细描写老王骇人的病容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为后面自责因受惊吓而忽略老王的心意做铺垫。 3.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作者在害怕的心理下,条件反射式地拿钱给老王,也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事后看来确实有失礼貌,显得“糊涂”。
(四)课后练习四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一般什么情况下说“当然”?“当然”用在这里,流露了“我们”什么样的心理?) 顺理成章的情况下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 “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 (五)课后练习五
课文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理解句子)
理解之一: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注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理解之二:作者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这样做貌似对得起老王,却让老王始终觉得欠了作者一家的情。最后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自己不是感激地收下,而是又拿钱回赠老王,作者懊悔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回想起来,老王似乎是带着伤感和遗憾离开自己家的。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和不解人意而愧怍。
作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解剖,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六)百练23页1—10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8eee3c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