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2022-12-22 21:22: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欢迎阅读!
中小学生,人格,意义,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作者:余敏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08

人格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性。促进青少年人格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我国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小学生人格教育影响因素价值一、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概念

人格教育是着眼于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的教育。现代人格培育的实质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方面人的本质能力和力量的养成,其根本目的是使青少年成为具有主体精神的现代中国人。

关于人格教育,众说纷纭。虽然出发点各异,但是对人格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真正达到发展的全面与和谐,就不能不着眼于每个人的人格塑造与提升。因为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标示着人之为人的现实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所在。归纳起来,人格健全是塑造完善人格的终极目标。

人格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强调对学生本身的尊重;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性。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有助于提升生的品味和人生追求,有助于远大理想的确立,激励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个人价值,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做出有益贡献。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久的、深远的。 二、中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在积极向上的环境里,学生的人格才能向着健全、完善的方向步步升华。因此必须协调好人格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人格的平台,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也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出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标准不一,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在学校,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习人接物,处世之道。教师的知识储备影响学生的知识输入,而教师的人格和素养则会对学生人格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模仿崇拜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言行得体,做出表率。这样在学生心目中便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感染力量,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自觉以老师为榜样,不断完美自我提升自我修养。教师的素养和高尚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但是,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起不了表率作用,漠视学生的素质培养,或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使用侮辱人格的批评话语或者体罚,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也会适得其反。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自卑、叛逆、厌学、甚至会导致人格扭曲、暴力倾向、自闭等心理障碍。

其次,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风会伴随孩子一生,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是孩子无意识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处事风格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背景教育方法不是培养子女的良好德行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取决于父母的人格魅力。父母当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努力给子女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给子女以春风细雨般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对孩子的健康人格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如果忽视家教育,对子女人格的形成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由于父母性格、教育背景、以及家庭构成等原因,许多家庭教育是不到位的。有的父母与子女疏于沟通,往往会产生隔阂;有的父母坚信不打不成器的棍棒教育思想,子女一犯错就会打骂,而疏于引导和教育。家庭教育需要爱和温暖,需要父母以身作则。过于严厉冷漠的家庭教育会导致子女懦弱、压抑甚至自闭的性格。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学校并非象牙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消极的、丑恶的社会现象。由于中小学生心智并不成熟,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某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内化,就会成为学生自我人格的一部分。由于改革开放,各国交流加深,有利于文化经济的交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期。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消极的、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国外的某些糟粕文化,如拜金主义”“唯利主义。另外,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现实问题,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困惑,进而加剧厌学情绪,助长玩世不恭、逃避畏缩等处世心态。 三、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价值

英国爱迪生有这样一句警句: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这句话精辟地指出教育对于人格的形成以及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承担着人格塑造的使命。上世纪80代开始,环球教育大力提倡全民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争相整培养目标,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韩国提出全人教育,要求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具有和谐人格,具有自我意识,具有继往开来的创造性、光大性,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并具有世界公民意识和态度;日本调整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要求学生富有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养,具有深入社会的理解和健全的批判性,有独立的个性;英国强调道德教育;美国则重视社会责任感、创造意识等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464aeb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