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作者:施辉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01期
摘 要:人性论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现实的话题,人性论在高中历史教材偶有涉及,因而关注者众。本文认为,从人性的定义看,其本质早就突破了善恶范畴。从人性研究涉及的众多学科看,也早就突破了善恶的伦理范畴。从人性研究成果来看,也早就突破了善恶范畴。因此,本文认为,人性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其领域将不断拓展,对其本质的探究将不断深入,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善恶;人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84-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曾经提到孔子性近习远论、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同时在“学思之窗”栏中布置了思考题:“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争辩激烈的场景。应该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孙英勇老师认为:“人性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善恶问题,即人的善恶是怎么产生的问题。”对此观点,笔者认为,这是对人性基本问题的简单化处理,既不够准确,也不够严密,值得商榷。 一、从人性的定义看,其本质早就突破了善恶范畴
何为人性,通俗地说,就是人的共同的本质。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呢?老实说,不太好界定。如果我们认定善恶是人的本质的话,那么这仅仅是一个事关社会伦理的价值判断,且也不是价值描述。因为它仅仅涉及人性的一个层面,而不是全部。因为依照善恶推理逻辑,我们还可以作出类似推断,如人性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合群的,还是离群的;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是权利的,还是义务的;是服务的,还是享受的;是发展的,还是停滞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独立的,还是依赖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性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自我的,还是社会的;等等。这样就可以无限罗列下去,这样就没完没了。所以,人性肯定是人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和属性的综合表现。它包含着人的天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心理等方面的表征。《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性有二种解释。一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二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这个解释通俗,也严密。所以,从人性定义看,把善恶作为人性的本质属性显然是狭隘的,不全面的。 二、从人性研究涉及的众多学科看,也早就突破了善恶的伦理范畴
人性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范畴,不同学科视野下的人性观存在显著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有两个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郭念锋教授认为,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从宗教信仰角度讲,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和情感)。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存在很多人性假设,涉及不同的管理观。不同的人性观影响到制订规章制度、教育教化、行为规范、落实绩效等等。
历史上看,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
《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启蒙文》认为“人性”共有四种。分别是“存在性”——使人与“非存在性宇宙”(或称为“彼岸世界”)区分开来;“生命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般无生命物质区分开来;“社会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植物和低级“活动性”动物区分开来;“精神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其它“思维性动物”区分开来。因此人是一种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物种。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会认同本能”,三是“自我认同本能”,四是“解脱本能”。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
人性在休谟看来乃是一切科学的“首都或心脏”,所有的科学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性有关,它是各种人文学术思想的立论基础,也是上到国家治理、下到组织管理的前提假设。 三、从人性研究成果来看,也早就突破了善恶范畴
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来看,以往人性观的通病是,它对人的研究都是静态的、一般的、抽象的、空洞的、现成的、固定的。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真正的、能动的人,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抽象的、“类”的本质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识到人的自然属性,认为自然属性是研究人性的起点,但是更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现代汉语词典》人性词条认为,人性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这个通俗定义明显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人性是什么,从前面所述的情况来看,人性研究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繁花似锦,可谓横看成岭侧成锋,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对人性本质的探究远远没有终止,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类似无限近似的研究过程。怪不得有人说,人性是难以定论的特质。人性的本质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定论,在这种情况下,就判断说善恶是人性是基本问题,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至少它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全面性,因此是不严谨的。可以预见,人性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其领域不断拓展,对本质的探究将会不断深入,成果将会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3dca3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