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彩的交响诗”——评梵高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2022-12-09 18:28:4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油彩的交响诗”——评梵高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欢迎阅读!
梵高,交响诗,油彩,美学,绘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油彩的交响诗”——评梵高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

作者:李伟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9

[摘要]本文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例,以其生活与艺术创作历程为主线,为我们展开了一副生动的画卷,结合梵高所处时代的艺术背景及创作《向日葵》的经历,介绍了梵高作为后印象主义大师独特绘画语言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本文也旨在从美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梵高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学理因素,对梵高绘画的艺术价值给予公正的评析。 [关键词]梵高 向日葵 美学特征 后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94-01

后印象主义大师梵高生于荷兰南部,作为一个牧师的孩子,他生来就与众不同,少年时对艺术痴迷的追求与狂热的爱恋,直接影响了他短暂却又灿烂的一生。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锋派大师,梵高浑身散发着炙热的光辉,他独特而热烈的艺术风格与他戏剧般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悬念,也为西方现代艺术打下了叛逆、革新的烙印,最终像同时代的其他巨匠一样,梵高矗立起西方现代绘画不可逾越的高峰。 一、生平回顾

梵高,出生于荷兰的布拉班特省。年轻的梵高曾经在画店里当过小店员,出于对绘画的狂热与追求,不久他便来到欧洲艺术之都——巴黎。在那里,梵高结识了当时已经出名的贝尔纳、西涅克和高更等人,接触到了印象派绘画。由于梵高勤奋好学,很快就在色彩上找到了感觉。后来人们也因为他与印象派的联系而习惯地称呼他为后印象派

在绘画语言上,早期的梵高受到印象派影响,画面低沉、阴郁,但是他讨厌巴黎当时污浊的生活,想快速逃离,于是选择了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作为最后的精神家园。在那里他进入了全新的创作状态,开始追求更富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梵高快速地吸收了革新思想和日本浮世绘画风的造型语言,风格为之大变,内心的压抑和热烈的情感得以宣泄。但一战之前的冷酷社会现实让梵高不得不面对种种社会生活压力,在数封致高更和弟弟鲁奥的信中,他诉说着自己的苦闷。天嫉英才,37岁的梵高终究无法逾越生活和理想的障碍,以枪明志,悲壮地离开了纷扰的欧洲。 二、艺术风格成熟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梵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他的绘画风格经历了数个时期,早期在纽南、安特卫普、巴黎画风神秘阴郁,到后来圣雷米和奥维尔风格明亮绚丽。但那时梵高还没有找到他真正的表现语言,直到在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才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阿尔金灿灿的满地麦田和耀眼的阳光让梵高一下子找到了灵感的炼金石,在那里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最有名当属《向日葵》系列。

作为天才,梵高能展现许多画家一生所不能企及的才华,但是身为精神病患者他又是极度可悲和躁动的。在阿尔的创作高峰期,梵高画了11幅《向日葵》,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张画有15朵的《向日葵》,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是梵高独爱向日葵那如阳光般灿烂的高贵和炙热炫目的色彩。这15朵向日葵,姿态各异,布于画面,执著而朴实,色彩绚丽且生动。在梵高的笔下,向日葵是太阳的象征,是宗教的符号,崇高光明,炽烈辉煌,是生命的延续。随着这一组画的完成,梵高的艺术风格日趋成熟,并最终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用个性和独特风格,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 三、梵高绘画的美学意义

谈到梵高绘画的美学意义,不能不说作为一名独特的艺术家,梵高建立了一种新的视觉体系。他用油彩以绚丽奔放的笔触,使得画面形成了如交响乐一般的磅礴气势,而他那农民体的装饰手法又像是一首亲切的乡村小诗,其美学意义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把平常的自然景色和农民生活直白地呈现在你面前,不由得让你大呼过瘾。而画面上躁动的气氛又调动了你的一切知觉,随着梵高自己的节奏不断升华,变得明亮和绚烂起来。他的这一绘画表现手法,不但质朴,又显得高贵难得,亲切真实,影响了法国野兽主义、德国表现派和抒情肖像画等其他现代派的产生。

另一方面,梵高也是一位具有使命感的画家,他多次谈到,艺术应该关心现实问题,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在艺术主张上他漠视学院教条的陈规,甚至主张艺术应该忘记理性。在他的眼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并以此陶醉,这才是真正的绘画。

在阿尔阳光灿烂的乡间小路上你常常会见到梵高先生,戴着那顶破旧的大边遮阳帽,背着画箱,步履匆匆,却双眼有神。他也常会突然停下来告诉你,我没有时间了,我还要到下一个地方去写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把生命祭奠给绘画,他没有选择,他真挚而可爱 【参考文献】

[1]林和生著.梵高·麦田里的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西洋美术家画廊——梵高[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卡罗尔·泽梅尔(著),史津海(译).梵高的历程——乌托邦、时代精神与十九世艺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8cfb4676c66137ee0619c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