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2022-10-01 16:05: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欢迎阅读!
东舟,巫山,行经,最高峰,唐峡登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原文

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李白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译文及注释】

1、巴东:王琦注:即归州,唐时隶山南东道。《方舆胜览》:瞿塘峡在夔州东一里,旧名西陵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陆放翁《入蜀记》: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视天如匹练。《方舆胜览》:巫峡,在巫山县之西。《水经注》云:杜宇所凿,以通江水。图经云:引山当抗峰氓、峨,偕岭衡岳,凝结翼附,并出青霄,谓之巫山。有十二峰,上有神女庙、阳云台,高百二十丈。 2、海月:海上的月亮。

3、瞿(qú)唐峡:亦作“瞿塘峡”。峡名。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

4、巴国:《山海经》:西南有巴国。郭璞注:今“三巴”是。杜元凯《左传注》:巴国,在巴郡江州县。《通典》:巴国,今清化、始宁、咸安、符阳、巴川、南宾、南浦,是其地也。《文献通考》:重庆府,古巴国,谓之“三巴”。

5、穹(qióng)石:大岩石。《上林赋》:“触穹石。”张揖注:“穹石,大石也。”

6、飞步:快步;疾步。郭璞诗:“翘手攀金梯,飞步登玉阙。” 7、却顾:回头看。舟壑(hè):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8、“青天”句:《后汉书》:“和熹邓皇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章怀太子注:“扪,摸也。”

9、“望云”二句:《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史记》:驺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考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裤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瀛(yíng)海:大海。汉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

10、孤光:孤独的光,单独的光。多指日光或月光。鲍照诗:“孤光独徘徊。”

11、悲风:凄厉的寒风。


12、佳趣:高雅的情趣。

13、吐月:吴均诗:“疏峰时吐月。”

14、清猿: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任昉《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张铣注:“清猿,谓猿鸣声清也。”《楚辞》:“猿啾啾兮狖夜鸣。”

15、孤舟:孤独的船。

江上的行程已是几千里,我已见到了十五次江上的月圆。 先是饱览了瞿塘峡的风光,随后便又登巫山。

巴国的大地虽已走尽,而这巫山却是高得难以达到顶端。 身负巨石好像在云霞之外,手攀垂下的藤萝又像已接近日边。 飞步登上巫山山顶时,极目远望食有丝毫的遮掩。 回头不见了暗红色的山壑,仰望看到的只是青天。

青天近得似乎可以用手摸到,不知银河离这里还有多远?

望着白云飞去的地方可以辨知苍梧山,随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可以探知大海。 游历到日光西斜,仍然有许多妙境值得徘徊。 悲风吹着树枝作响,空谷里的积雪还白光闪闪。 踏上归途时已是黄昏,此时的游兴依然未减。

寒江两岸的猿声早早地啼起,一轮明月已出现在昏暗的松间。 啊,月光是多么清悠,猿啼又是多么凄惨。

我实在不能忍闻这猿啼而匆忙下山,快步回到我的小船。

【赏析】

诗的开头概述自己登巫山前的情景。“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两句是说自己从家乡出发以来,沿江已走了几千里水路。这天正逢望日,明月皎洁,圆如银盘。诗人接着说,刚刚经过瞿唐峡之后便徒步登上巫山的最高峰。在山巅之上,诗人极目千里,饱览巫山的雄姿。“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紧承前句,写巫山的'高危与广阔。“不穷”是无穷无尽之意,这显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又可说是诗人所目见。因为诗人视野之内皆是耸山峻岭,都是巫山之境,故谓之“无穷”,所以下句说整个巴国境内都被巫山占据了。当然此句只是形容巫山面积之大,与杜甫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句意相同,不必拘泥考证巴国的辖境。“日边攀垂萝,霞外依穹石。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四句写登山时的主观感受。山路高危陡峭,诗人要凭借垂下的藤条萝蔓才可向上攀援,有时只好倚偎在突出的大石头上喘息一会儿。诗人登得太高了,他觉得好像在日边霞外一般,云气在脚下缭绕,太阳在身边高悬。诗人心情愉悦,急不可待地快步登上绝顶,向远处眺望。啊!太美了。天清日朗,万里澄鲜,一点遮挡视线的东西也没有。他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以下六句便写其在顶峰上的感受。

“却顾”两句是说,山顶真是高极了,回头向下一看,只见万里深渊神秘莫测,令人面容失色,心惊肉跳;抬头向上一望,头上即是青天。登临高绝之处,惊愕中又有几分自豪感,这是所有登山人都会产生的普遍心理。于是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竟觉得青天仿佛可以用手就能摸到一样,但夜间所常见的银河此时却不知哪里去了。远望云彩的升起之处,便可知道苍梧山所在的地


方;观看那奔腾的大江的流逝,便可辨别大海所在的方向。“苍梧”语出《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瀛海”一词出白于《史记》。其实这两句诗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云气和江水发想而来,江流的方向当然应该是大海,无须详考。“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下文便转写归途中的景色。

“积雪照空谷”以下八句大意是说,高山背阴处的积雪映照着空荡荡的深谷,风吹树木发出呜呜的悲凄之声。踏上归途时天色已晚,只剩夕阳的余晖了,但诗人游意未艾,兴致颇高。江上寒冷,故早早就听到了猿的啼叫之声,天色朦朦胧胧,远处的松林已隐隐约约,一轮明月从那里缓缓升起,宛如松林吐出的一般。月光皎洁明媚,猿声清幽凄厉。此情此景给人一种空寂静穆的感觉。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有诗人不忍离去的主观情感寓于其间,因此有一种惆怅惋惜的情味。最后两句说虽然自己还有游兴。但不愿再听到猿的啼叫声,这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辞别了巫山,拄着登山杖回到了船上。

全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写得相当完整。从开始上山写起,继写登山时的感受与登上顶峰时所见到的景色,最后写下山及回船的过程,一气呵成,完全按时间顺序和所经历的过程来写,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诗中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日边”、“霞外”等诗句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两句更是异想天开的惊人之语,令人耳目一新,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浪漫气质。此诗是太白初离家乡时所作,他第一次接触到如此雄伟壮阔的山川景色,又因未接世事,所以诗中洋溢着欣喜之情,虽然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那恰恰充分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的情味。全诗的基调是明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与其后来的一些诗的扑朔迷离,晦暗感伤是大不相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636c0e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