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生态文明论文

2023-03-11 21:2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津大学 生态文明论文》,欢迎阅读!
天津大学,生态,文明,论文
建设我们身边的生态文明



精仪学院 电科二班 赵天宇 3010202238



3月,本来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日子,可是,京津地区却被浓浓的雾霾所笼罩,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

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形势都已十分严峻,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钢铁、电力、水泥、电解铝等重工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加。近几十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致使环境的问题日显严峻。例如2004年,我国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上年增加4.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5.6%工业烟尘排放量增加4.8%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5.5%能源(特别是煤炭与石油)的大量消耗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欠缺,导致许多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2012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所谓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而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正如十八大上所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不乐观。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在98自然灾害后开展了以全国31个省为调查蓝本的实验,根据我国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以及环保意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清晰显示:在我国,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地区,环保知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薄弱,人们生态环保意识不强。由此可


见,青年的环保意识与水平普遍高于中年人,中年人的环保知识与水平普遍高于老年人,年龄的增长与环保知识总体成反比。我国所面临生态问题重要程度排序当中,青少年总是把环境保护的相关做法排在首位,而成年人特别是中年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排名则排在第四位或第五位。青少年70.3%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的课堂,而课堂是他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最直接源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在20036月至11月组织并开展了“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活动,其中社会民生态意识内容的这一部分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的生态意识与文化程度和其年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进一步分析有关数据可以看出,访者的生态环保知识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与其年龄的增长关系成反比,小学文化程度的社会居民中超过70%的人生态意识处于不及格的状态总体得分不超过60分,而在接受大学本科以上的受教育的青年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高于71分。因此,普及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是深入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同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以及文化发展的传承者和关注者,而生态文明建设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大学生抓起,。当前,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生态文明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年轻,有朝气,特别是在逐步推行的素质教育培养下,大学生们自己也渴望全面发展,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新理论新思维,新文化。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观、价值观,并通过加强环境、资源、生态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能,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应该加强大学生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在生态文明意识的构成中,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是其基础的部分。只有对危机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树立起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此,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以真实的资料和鲜明的画而等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融入到了解生态、论生态、服务生态建设的活动中去。我身边就有一些社团和班级积极地进行各种生态活动,如纪念“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这类活动对提高我们的生态与环境意识都是很有效的,但可惜还嫌不足,应该积极鼓励,力提倡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家庭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养成的起点,教育孩子对自然抱有一颗永恒的崇敬之心,要敬爱生命,热爱自然,真正懂得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场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形成的,都是琐碎的、细小的,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行为的选择变成是自然的、习惯的、本能的反应。

再次,是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法制观念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拥有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还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生态法制对生态文明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态法制的遵守。而要让人们遵守生态法制,就必须要加强生态法制的宣传与教育所以,在我们的课程中,也应当适当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才能自觉遵守生态法制,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对环境违法行为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为环境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623e7410a6f524ccbf85f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