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络简介知识之一-—-—什么是经络

2022-11-01 05:03: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经络简介知识之一-—-—什么是经络》,欢迎阅读!
经络,之一,简介,知识,什么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经络简介知识之一 什么是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我国古代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按摩、针灸、气功等的应用分不开的,同时,它也是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体系的最为显著的标志。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中医的按摩、针灸、气功,包括方药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所以《内经》的《灵枢·经脉》说:“夫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灵枢·经别》言:“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说明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位古代著名的中医家说:“不知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所以,历代中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的作用。

经络主运行气血,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提到了“血气”。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中,谈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足”,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孔子的年代已经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在《管子·水地》篇则谈到:“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其中记载:“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以上内容,我们可结合《灵枢·经脉》的一段话来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人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把“精”看成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而且与脑髓有密切的联系。从内到外,骨、脉、筋、肉、皮肤、毛发,构成了整个形体;饮食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而运行周身。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已经将当时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脉”,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演变为“温”,从字形结构上可以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作血流。“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分析。经,原意是“纵丝”,有路经的含义,也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有网络的含义。《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指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及“孙脉”(孙络)经和络的名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就有“中经维络”一语,意思是病邪侵犯到经、维、络——也可称它是经脉、维脉、络脉(奇经八脉中有阳维、阴维,经筋中有维筋)。在《汉书,艺文志》中“经络”二字连在一起出现,书中记载:“医经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言:“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也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畅了。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内经》的《素问·调经论》中有较为集中的论述。《调经论》中还提到“经隧”一词,原文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里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者要掌握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为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有余,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手是说“经隧”指的是“经”外的通道。

古代典籍中关于“经络”有这么多的名词出现,总的是为了分析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些通道中最为具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有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著写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到了五代时徐锴编写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为“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的“血”补充为“气血”,并指出其在脏腑与四肢之间的联系,这大概是吸收了中医理论的结果。

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现象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而气血运行现象,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于分析的、较为复杂多样的气行现象。《灵枢·营卫生会》中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古人是把两者统一起来考虑的,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气血运行的: ①按摩和针灸的感应

按摩和针灸都属于中医外治法。按摩又称推拿、案杌等,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疗法。古人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要不断地从事劳动,并与自然界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艰苦的劳动使损伤和疾病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威胁。在实践中古人逐渐发现按摩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在这基础上人们逐渐认识了按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并且有目的地把按摩用于医疗实践,不断地加以总结,就逐渐形成了按摩治疗体系。我国这一体系的形成是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当时有两部中医学巨著,即《黄帝内经》和《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这两部书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了按摩作为一门医疗学科在中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按摩与针刺结合应用扎针前的取穴和去针之后都要用按摩,《灵枢·杂病》中言:“按已刺,按之立已”,意思是先按压再针刺,针刺后再用按压,病痛就能止住。按摩的过程会出现气行现象,如《素问·调经论》中说:“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足,神气乃得复”。根据《甲乙经》和《太素》的记载,原文中的“不足”应改为“足”,“不”字是误添的,应当是“移气于足”。杨上善《太素》注说:“按摩使神气至踵……”,意思是用按摩手法使感觉传导到了足跟,疾病就可康复。按摩,针灸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可能是描述经络循行的主要依据。

最初阶段的针灸治疗,大概是按病痛的局部取穴进行针刺和艾灸,即《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腧”;另外,还可以找到一些并不是压痛,而是按压之后感到舒服的部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即《灵枢·五邪》所说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针刺有可能出血,出血后病症减轻了,出现“见血立已”的效果(《灵枢·杂病》)因而就有了专找郁血、充血部位来针刺的,即所说的“取血者”(《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3c5a68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