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绝句(其三)》

2022-07-20 19:09: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杜甫《绝句(其三)》》,欢迎阅读!
绝句,杜甫,其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杜甫《绝句(其三)》

作者:胡文俊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8

杜甫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顶峰。他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把目光投向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社会,写下了《春望》、《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不朽的名篇,后人常用雄浑苍劲沉郁顿挫等词来形容其特点。其实他的名篇中也不乏清新自然之作,《绝句(其三)》就是如此: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这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而且诗人的好友严武又重镇四,避难梓州的杜甫于是返回了成都草堂。在浣花溪畔的草堂里,面对这一派生机盎然的初春景,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杜甫不由得心旷神怡,兴之所至,挥毫写下了本诗。

上联写的是动景,勾勒出春回大地所带来的新气象。这应是初春的一个晴日,惠风和畅,轻舞的杨柳绽开了朵朵新绿,成双成对的黄鹂欢快地跳跃其间,不时发出声声清脆悦耳的鸣叫;晴空万,只只鹭鸶排着一行整齐的队形飞向无际的苍穹,洁白的羽毛点缀着湛蓝的天空,越来越远。这两句言简意赅,色彩鲜明亮丽,清新淡雅的气息溢于言表,极富艺术感染力。十四个字中就有四种颜色,而且用翠映黄,相映成辉;用青衬白,赏心悦目。《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上方见得’,‘上方见得’,此说有。诗人简直就是丹青高手,把颜色调配的如此和谐统一。而且这两句写的又是近观之景,声形并茂。一个字借声音绘出了黄鹂的千姿百态,一个则借动作写足了白鹭自由翱翔,越飞越高,越来越远的情韵。诗人还化俗为雅,“本平常之极,但用在这里却直观形象,意味无,可见诗圣之名绝非浪得虚名。

下联写的是近景,描绘放目远眺所见的秀美景象。杜甫草堂面山临水,其西有岷山,即诗中所提的西岭,山高雪厚,终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草堂东有合江亭,由蜀入吴,常常在此登船,所以诗人在此看到了即将远航万里,直达东吴的万里船。上句的窗含”,点明了诗人是透过草堂的窗,极目远眺,看到了西山雪岭上终年不化的白雪,此时这一切都凝固成了一幅以窗为框的岷山雪景图。下句写的是诗人放眼门外,停泊着许多船只,展现了想象中的扬帆万里之景。同时千秋万里”,一极言时间之深远,一极言空间之广袤,正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反映出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另外,“万里船还隐含对比,有诗人对昔日战乱之时交通阻隔,而现在是畅通万里的深深感慨,也隐曲地表明了自己的思归之情,这就不同于早期的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更近似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0516b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