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2022-07-25 09:07: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欢迎阅读!
寡人,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

②涂()有饿piǎo() ③鸡豚()狗()之畜() ④数()罟()不入wū()池 ⑤无()失其时 ⑥谨庠()序之数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之义

明确:①yâ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xù④cùgǔ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


语气加强。

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弃甲曳兵而走斧斤以时入山林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49539d210a6f524cdbf854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