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审美赏析

2024-03-18 02:58: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审美赏析》,欢迎阅读!
杜宇,柳永,不如归去,赏析,声声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审美赏



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是一首很出色的游宦思归之作,反映了作者长年落魄、官场失意产生的萧索情怀。全词如下: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上片写景,时间是作者搭船到某处去的一个下午。词人首先写道:“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即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这里,词人写江天过雨之景,雨快下完了,才觉得江天渐晚。风雨孤舟,因雨不能行驶,蛰居舟中,抑郁无聊。接着写道:“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这两句写眼睛所见。“拾翠汀洲人”即水边采摘香草的少女。这里的意思是说,汀洲之上,有水禽栖息,拾翠之人已经归去。特别是词人用“双双”形容“鸥鹭”,暗示了成双成对。而词人由鸥鹭成双,想到自己独处孤舟,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接着写道:“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蒹葭浦”就是长满芦苇的水滨。写由傍晚而转入夜间。渔灯已明,但由于是远望,又隔有蒹葭,加上又是“几点渔灯”,感觉自然是若隐若现的样子,所以词人说是“隐映”。这里是对远处所见景物的描写。

以下写道:“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画桡”就是有画饰的船桨。唐代方干《采莲》中写道:“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船是自己机身之所,“两两舟人语”是近处所见所闻。特别是“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通过“道去”和“遥指”两个动词,在细节上写了舟人的语言和动作。我们在阅读者要注意“前村烟树”的含义,从表面看来是实景,可是,词人却“前村烟树”前加了陈述词“遥指”,感觉就是虚写的,使之


所表现得更为空旷。可以说,词人在此描述,不但用笔简洁,而又表达生动,意蕴深刻,有效地提高词作的审美意境。

上片由雨而暮,又由暮而夜,铺写了景物,而且也是景中有情的。接着的过片写道:“游宦成羁旅。”“游宦”就是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羁旅”指长久的寄居在他乡。这是全词的中心。从作用来说,不但是上片所写的哀景的原因,而且又引出下文,为后面情感的手法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下片词人写道:“短樯吟倚闲凝伫。”“凝伫”)即凝望伫立;停滞不动。宋代张元干在《念奴娇》中写道:“万点臙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伫。”这里,词人“凝伫”了什么?凝伫了“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也就是眺望已久,所见就是“万水千山”,所思就是“乡关何处”。其中,“迷远近”中的“迷”,表面看来是眼睛“迷”,因为“前村烟树”而看不见更远而感觉迷茫,实则也是心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下去。而今“游宦成羁旅”,无法回到家乡。

接着词人写道:“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这几句就直接“乡关何处”展开叙说。“风亭月榭孤欢聚”就追忆过去,慨叹现在。也就是说,昔日良辰美景,胜地欢游,今日则短樯独处,离怀渺渺,词人在此用了“孤”字,将今昔分开,亭榭风月依然,但人却不能欢聚了。真是物是人非而伤感。于是,词人写道:“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就是说,离情别恨而归期无定,那杜宇声声,劝人归去,愈觉不堪。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词人借用这个典故,说明与其如此失意奔波,不如回归与亲人一起过天伦之乐的生活。

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触景伤情,情景相生。其次,用词恰当,语言清晰。再次,暗用典故,意蕴深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48a989c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