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孤独之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⑵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能力目标:
⑴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⑵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体验成长的感受,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
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彩虹的绚丽。的确,人生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也有人在孤独艰辛中长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孤独的放鸭生活。
二、朗读课文,感知“孤独”
1、学生速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疏解下列字词。 ⑴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嬉闹(xī) 凹地(āo) 掺杂(chān)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⑵积累下列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一落千丈:形容地址、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2、梳理情节:
开端:交代背景,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 发展:杜小康跟随父亲在荒无人烟的芦苇荡安了家 高潮:在暴风雨夜,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 结局: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跳度课文,理解“孤独”
1、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杜小康”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父亲”。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读你画出的语句。读后,把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语句并分析,教师总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面对孤独到战胜孤独,这些细节表现主人公成长的过程。
2、学生讨论交流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教师归纳:
1、情感世界的孤独。杜小康离开学校,没有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远离人群,与父亲没有共同语言,缺乏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2、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离开村庄,来到一个无比广阔而又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巨大的孤独。
3、对未来的恐惧。慢慢防鸭,路何处是尽头?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段“孤独之旅”。
四、精读课文,感悟“孤独”
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作用。
学生从文中找出语句并用情朗读。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①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 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②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③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五、联系生活,畅谈“孤独”。
教师: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每个人成长的经历不同,成长的故事也就丰富多彩,你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过孤独吗?把个人亲身经历过“孤独”的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读书贵在感悟和联想,而作品贵在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经历让人感动,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成长经历,试着把它写出来,让大家体味一下你的“成长之旅”,看谁写得真实感人。
(在歌曲《阴形的翅膀》中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曹文轩
人物:杜小康———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鸭群
环境:芦荡———人物成长的广阔背景
风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3e98683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