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传统节日、节气看中国古人的生活情趣》,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传统节日、节气看中国古人的生活情趣
作者:原青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年第09期
在中国古代商朝的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直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才得以确立。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在汉武帝时,才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而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中提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节日——花朝节。花朝节在二十四节气里未见踪影,在传统节日中也未见其名。据说花朝节是为了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在花朝节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由此看来,花朝节旨在庆祝花神生日,无关农事,又与天气、时令关系不大,所以把它划入传统节日应该更为妥帖。
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说“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陶朱公书也说:“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满井游记》写于明代,由此观之,袁宏道所说的花朝节应该在农历二月十二日,换算成公历大约应该在三月上中旬,而此时南方正是和风细柳,姹紫嫣红的美图胜景。袁宏道在万历二十七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他当时身处瘦寒燕地,花朝节的时候余寒犹厉,冻风时作,无福赏红,只能在花朝节后十天“廿二日天稍和”时出城踏青,算是弥补了花朝节未能出行的遗憾。在北国的料峭春寒中,他“若脱笼之鹄”,游性常浓,满眼都是新鲜的美妙春景。“冰皮”、“鳞浪”、“镜之新开”、“冷光乍出于匣也”、“倩女之靧面”、“麦田浅鬣”等等独具早春特色的精妙的想象比喻,这些具有神来之笔的精妙词汇无不来自于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的生活情趣。他曾在《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足见他本人对于自然山水,山川风物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想必花朝节的时候他苦于天气“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只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而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的苦楚已久。像这样一个始终无意于仕途,一心寄情山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人被天气困于一室之内,生活少了情趣该是怎样的索然无味。不过还好,北京近郊的满井踏青之游弥补了他“花朝节”未能出行的遗憾,也给我们留下了珠玑般的美词佳句、悠然洒脱的审美体验和清新恬静又带些田园气息的生活情趣。除了不太常见的花朝节,还有很多为人们所熟知的节日、节气。 清明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它身兼两职,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而传统节日中清明节又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代高启就用这句诗写出了当时人们在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情景。而北宋的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里又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的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31e773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