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我校初三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对策简析》,欢迎阅读!
当前我校初三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对策简析
福州十中 许小琴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相当长时期,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我校是一所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完全中学,现有初中高中共计2800多人,而其中60%为外来工子女,这些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给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初三年段的同学面对日益临近的中考,不断增大的学习压力给其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一、当前,初三同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缺乏主动性,虚荣心强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有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造成其们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另外一些学生则处于另一个极端,对学习完全丧失了兴趣,虽然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能基本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甚至有时比较自负。
2、性格倔强、自私狭隘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 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其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现在,有的学生虽然智商
1
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处事情绪化严重,易冲动,遇事不冷静,因朋友之事常大打出手。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对正面教育有逆反心理;虚荣心强——喜欢听表扬,而对批评反感甚至恼怒。曾经出现当面顶撞英语老师和班主任的情况。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
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二、造成初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伴的是当前许多学生的父母,尤其是外来工子女的家长往往在其年幼的时候为了挣钱,将其一人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长期以来爷爷奶奶比较溺爱,所以遇到问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是其形成了缺乏责任感和逆反心理毛病。被“隔辈亲”的祖父母所溺爱,养成了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性情;同时,父母急躁的性格和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了其缺乏责任感和逆反心理的毛病以及暴躁的行为。
2、个人因素
在学校里,这些学生往往表现学习缺乏自觉、基础打得不牢、贪玩性大、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和反抗心理进一步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最终被社会所唾弃。
三、当前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1、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多指点
班级可以组成帮扶团体对其进行顺情依性的交往,进而取得它的充分信任,使其觉得老师、同学在关心、爱护其。这时候进一步与其顺其自然的谈生活、家庭、人生、学习和就业,并且使其明白只有积极去追求人生的幸福,才能拥有快乐而甜蜜的生活,进而点燃对生活的热望,达到对人生的重新认识,树立起学习
2
的信心。下一步通过同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行为,影响其形成关心父母,关心同学,关心班级的良好行为习惯。
2、尊重人格
老师要向其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影响,帮助其分清自尊心与虚荣心、谦虚和自卑心理品质的界限。其体验到人格尊重所获的幸福的同时,顺其自然的激发其积极向上、力争优胜的潜在心理。通过体验成功、享受融入集体快乐的喜悦,逐步克服消极情绪,培养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坚持下去就可形成稳定的情绪。
3、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作为老师要耐心指导,做事专注玩要玩好学要学好。同时帮助其认真分析产生的错误原因,让其找出错误的性质以及错误所在。同时,不放松对关怀和爱护,用尊重与真挚的爱心去感化和引导,并逐步增加管理的方式达到严格要求的最终目的,使其形成其良好的行为规范。在班级营造一种气氛:不管同学学习如何,成绩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歧视同学都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那么这些孩子们就不会陷于一种不良环境之中,渐渐地也许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成绩好的不再骄傲,成绩差点的有了进步等等,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28cc300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