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23-01-05 22:3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欢迎阅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给出的解释是:“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朱子注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相比较而言,朱子把“思”解释为“求诸心”,属于“知”的范畴,把“学”解释为“习其事”,属于“行”这个环节,更契合《论语》此章本义。而何晏认为“学”就是读书,“思”是思考,解释得浅了,对本章主旨的领会有偏差。

《中庸》区分“至诚”与“致曲”两种境界,“致曲”功夫纯熟后即是“至诚”,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所以,应该以“至诚”为参照来把握“致曲”的内涵。同样,要真正发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章所蕴含的义理,还需要结合《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以及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来解读。

孔子称赞颜子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子当然不可能只“博学”而不“慎思”,颜子好学,不必说“思”“思”已经包涵在“学”之中。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由于“思”“天之所与我者”是先天之“思”故不必说“学”“学”已经收摄在“思”之中,如同《中庸》之“至诚”(生而知之)自然统率“致曲”(学而知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面上把“学”与“思”对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然而这只是浅层的意思。深入研读此章,可知孔子是站在“学”“思”相互交融转化的高度来分别论“学”与“思”之不可或缺。“学”与“思” 交融并进,功夫纯熟后,“学”与“思”合一,即是颜子之“好学”或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

“思”是“知”“学”属“行”。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但不“知”“行”从外面合二为一,所谓“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而是“知”“行”相互转化以至于无息而不间断,“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当“知”“行”相互转化而达到尽精微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阳明先生强调,“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






知行本体,原是如此”“知行合一”确实不是阳明先生凿空杜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章即蕴含“知行合一”的思想。此外,《中庸》四章也是在阐述“知行合一”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一般都把“中”简单理解为“无过无不及”,先确立一个不知、不愚作为“中”然后判定知者之“过”与愚者之“不及”但需注意,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的结果不是“道之不明也”,而是“道之不行也”。可见,孔子是从“知行合一”的高度来判定知者之“过”与愚者之“不及”,复得“知行的本体”,实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中”同样,贤者与不肖者之“行”前者“过之”,后者“不及”,也是从“行”不能转化为“知”的高度而判定“过”与 “不及”,故曰“道之不明也”

领会了《中庸》四章的主旨,再来分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互转化而互为终始,其实不是“不思则罔”,而是“学”如果不转化为“思”则“罔”;不是“不学则殆”,而是“思”如果不转化为“学”则“殆”。孔子是从知行合一、学思并进的高度来谈二者不可偏废。“罔”不能仅仅理解为心中迷惑,而是“道之不明也”“殆”更不能解释为“疲怠”或“危而不安” 与“怠”相对的是“达”,不能通达为“怠”,所谓“道之不行也”。

从知行合一的角度看“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是“行不能明觉精察”“思而不学则殆”“知不能真切笃实” “学”“习其事”是向外“开”的环节,《大学》所谓“格物”“思”是向内“合”,返回心性,“反”的当下即是“明”,往而不返则是“罔”。学而不思,“学”本身也会受到影响,孟子所谓“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阳明曰,“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反之,则是“思而不学”只悬空守着一颗心,不能诚其意,对内既不能明明德,对外也无仁民爱物之“用”,此所谓“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2225a8e0242a8956bece48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