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融情入境学古诗

2022-07-30 06:16: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学生融情入境学古诗》,欢迎阅读!
入境,古诗,学生
让学生融情入境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以情、景、意而见长,具有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千百年来,古诗一直传诵于神州大地,在陶冶人们高尚情操、培育华夏儿女伟大的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大力传承和弘扬古诗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古诗阅读目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使之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时,应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目前,各地正在使用的小语文课本中也都编排了几十首情趣理兼备、易于记忆诵读的优秀古诗,这就更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克服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低效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段,让学生陶醉在奇妙无穷的情境之中,徜徉于诗句与作者心灵之间,读诗句,赏诗境,品诗意,悟诗情。 一、以趣激情,再现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古诗描绘的内容和特点,通过观看实物图片,欣赏歌曲视频,模拟人物的动作神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帮助他们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如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书上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景色,接着播放一段与诗中情境一致的视频从视觉、听觉上加强渲染,让学生图文结合熟读诗句,继而再让学生结合自己


对诗句的理解进行现场作画。不一会儿,学生笔下就呈现出一幅幅充满质朴童趣的追蝶图,在这些图画里,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又丰富了生活情趣,作者的恬静愉悦之情和学生对诗的感悟也都跃然眼前。 二、以情动情,营造意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本中的每一首古诗都不仅言辞优美,而且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以感人的话语把作者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心动情发,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教师借助形象的语言描述、直观的情景画面、激情的劳动歌声,再现古代农民头顶烈日,脚踏黄土,手舞锄头的劳动场面,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体会诗的深刻意蕴,从而产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和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三、设置悬念,进入意境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始阶段给学生设疑布障,造成悬念,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积极思维,使之带着急于弄个明白的心情去披文入境,理解诗的内容。例如,教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暮江吟》时,教师在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情境之前可以用这样的话来导入: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来到深秋的江边,观赏从日落到夜晚的景色。看,夕阳照在江面上,江水半红半绿。到了夜晚,一弯新月像一张弓一样挂在天边,俯视江边,草上的露水珍珠似地在月光下闪闪发亮。为什么诗人眼前会出现这样的景色呢?教师问而不答,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置悬念,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之产生阅读愿望,从而将其思维引向更高的境界。 四、感知形象,引入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上去欣赏古诗的艺术美,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得到鲜明丰富的感知,逐渐融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如唐诗《早发白帝城》,正是因为诗人李白沿途听到此起彼伏、长啼不绝的猿声,才在诗中营造出了一个极富浪漫神话色彩的画面。对此,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并想象这种情境,接


着欣赏插图,边看边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长江三峡的实拍镜头,通过图、声、光、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感知器官多次协同参与活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李白忽闻得赦、乘船东下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五、引导想象,开拓意境

教学中,教师凭借古诗所描绘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巧妙指点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联想补充,再造形象,丰富诗的立体形象,从而激其趣、怡其情、明其意。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最能体现瀑布奔流而下、非凡无比的气势,教学时,教师可紧扣三千尺等关键词,适时设问:“‘三千尺吗?这里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诗句中怀疑,还是好似可能?你更赞成哪种说法,为什么?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交流:读了诗句,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品味到瀑布无穷的美感。再如,学习《赠汪伦》一诗,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回味神驰,先把诗中的文字变成画面,再把画面变为更丰富的语言,带领学生透过时空展开艺术想象,联系生活中真实的送别场景,回忆课文《黄鹤楼送别》中话别场面的描写,想象诗人李白与好友汪伦在分别时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挖掘诗中的艺术空白进行推敲、想象、补充,品味老朋友离别时的愁情烦绪,感受友人间长久牵挂、依依不舍的真挚情谊。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合理创设相应情境,融声、形、情、境为一体,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体验,在古诗的优美神韵中发展思维,陶冶性情,从而激发起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1f74ed8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2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