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舆情视角下对高校维稳工作的思考

2023-02-13 02:2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网络舆情视角下对高校维稳工作的思考》,欢迎阅读!
舆情,视角,思考,高校,工作
浅谈网络舆情视角下对高校维稳工作的思

作者:季晓菁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5年第9



季晓菁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 网络舆情的视角下,高校维稳工作存在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对维稳工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面对高校重大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对高校维稳工作的考验,高校需要很好地利用“网络舆情”这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 网络舆情;高校维稳工作;重大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5-0084-02

201571日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明确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条例,这也是第一次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这一概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网络舆情对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虽然高校一直被称作“象牙塔”,但并不是社会里的孤岛,高校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关系紧密相关,是反映和观察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各种思想与矛盾的交汇点。因此,高校成为维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稳定安全的雄关重镇。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所谓的网络舆情,就是公众在互联网上传播针对某一社会客观情况所提出的具备一定影响力、带有鲜明倾向性的评价、意见或者言论。而高校网络舆情主要以校园新闻网站、贴吧、论坛、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公众平台为主要阵地,以高校在校师生为传播主体,正常情况下是以发生在学生身上或其周围的事件为客体,主要是针对某一涉及师生利益的“焦点”或“热点”问题,在一定的集中范围内产生群体性质的意见、情绪和行为。由此而形成的“舆论场”,因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具体利益的不同,其参与人数与激烈程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主要是突发或偶发事件、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所以,大到国际政治、国内焦点,小到学校新闻、日常生活,大学生都会网络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

然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的基本特点是多方面的,就以微博这一舆情载体为例,李开复曾经在《微博:改变一切》中对“微博”的特征做出了这样的总结:“微博=社会化收件箱+社会化即时通信+社会化媒体。”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便捷性、广泛性与创新性。在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中,作为主要主体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掌握高端的信息网络技术,只要会链接互联网,然后会操作一定的舆情反映平台,例如贴吧、论坛、博客、微博、微信、QQ等,即可完成舆情反映。不同的舆情载体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十分便捷,因此受众十分广泛,每一个“小我”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占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最后,就其创新性而言,互联网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革新换代”,就像“微博”作为“博客”的新晋衍生物,以其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简单快捷的传播方式,一经推出,风靡全球。它将人们引入了全新的交流空间,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主阐发来自内心独特的、具有原创性的见解,让整个世界都有一种“旧貌换新颜”之感。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维稳工作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高校突发事件或是重大事件的反映方面。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他认为这种风险是一种完全逃离人类感知的“因素”对人类的影响,“引发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所以,当高校师生面对“关乎于己”的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都会表现出较为亢奋的状态,从而形成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高校维稳工作提出了挑战。

在生活中,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经常会将网络作为平台,借助多样网络工具,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发布信息,散布具有鲜明倾向性的观点。这种集群行为的情绪表现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高校教学科研秩序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进而,高校网络舆情虽然具有传播性强、互动性强、关注力高、影响度广等特征,但是其控制性难、疏导性差、情绪化高、失控度强,这些缺点都是高校维稳工作中的控制重点。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对维稳工作的影响有好有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的稳定性。2.有助于掌控重大事件的发展动态3.有助于及时启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4.容易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5.加速高校突发事故的恶性发展。6.增大高校重大事件的处理难度。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舆情在维稳工作中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将其优点充分发挥,并且采取一定的对策极力避免其不足带来的后果。

三、高校网络舆情维稳工作的建议对策

20157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此草案表明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部门将会控制网络舆情的传播,以强制手段来阻碍网络信息对人民群众的负面影响。可见,在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时,网络舆情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网络舆情对高校维稳工作的影响日趋扩大,高校应该及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来维护高校稳定。

(一)重视网络舆情,强化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舆情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维稳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在事件发生后,学校都会选择较为保守的封锁消息的做法,可是这样的做法在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是不可行的,而且学校愈加回避,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将会愈加猖狂。所以,作为高校的领导在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出面,正当处理,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以化解校园稳定危机事件。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道理,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实现大学生网民自律。

(二)加强舆情监测,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或者组成专人小组定时定点地对重点网站、论坛等新媒体载体上监控,搜集监测数据,并且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从而掌控网络舆情动向,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不利于校园稳定的舆情信息

(三)增强“疏导”理念,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2010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健全高校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高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权威性”。类似


于“新闻发言人”,高校可以培养一部分优秀的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作为学校网站的“舆论领袖”,从而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此外,高校在校园网络管理方面,为了维护稳定可以借鉴南方网在网络论坛中引导网络情的步骤:主动导帖—积极跟帖—善于劝帖—注意收帖—适时结帖。这样的做法可以直接地防止“不良言论”的流传,与此同时还可以掌控舆论发展的整体方向。

(四)建立“网上网下”联动机制,妥善处理群体事件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高校需要尽快启动“网上网下”的应急预案,一方面,动员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尽快投入事件的处理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客观、全面、透明地处理事件,积极疏导师生的负面情绪,维持校园的基本秩序。当事件处理结束后,高校需要及时发布处理信息让师生尽快回归正常的教学学习与生活的轨道。

利用网络舆情进行高校维稳工作是一项值得鼓励并长久坚持的工作方式。它可以直接了解师生思想变化,可以及时掌控事件发展态势,但是它的不足之处使得高校维稳工作仍旧面临挑战。

参考文献:

[1]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舆情分析及引导[J].教育探索,20101.

[2]徐益峰.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4]周斌.关于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5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1e58cd0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9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