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意象

2022-11-14 10:19: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意象》,欢迎阅读!
古诗词,意象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



一、月亮

月亮本身是具有美感的,是非常纯净、高远、清幽的,既可以表达清幽宁静的意境,也可以形容女子的美貌,也用来形容文人失意、凄苦的心境。 (一)用月亮烘托清幽的气氛,表达悠闲、旷远的心境

在心态乐观、豁达的诗人心中,月亮就成了表达诗人清幽心境的一个重要的意象。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在该诗中运用明月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悠然自得的心情。

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寂静的山间夜景,在这个背景下,一轮明月升起,更是衬托了这个夜景的清幽与雅致。

(二)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

在古诗中诗人也经常运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月亮阴晴圆缺正如人与人之间分分合合,很容易引发诗人内心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诗人都是通过月亮寄托自己的思念。

(三)用月亮衬托渲染一种凄凉孤苦的氛围

在失意文人的笔下,月亮又成了失意的象征,诗人用月亮来表达自己流离的感伤与凄苦。

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在本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月下影舞相伴、对饮成欢的景象, 但正是这样的美景更加衬托了诗人孤寂悲苦的心境,这一切皆是因月而起。

二、柳树

在古诗中,诗人常用柳树表示惜别。在送别诗中,常常会出现柳树这个意象, 人们常常折柳送别,表现依依惜别之苦。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恋人分别时所作,谐音,表示难留的情谊,再加上晓风残等意境的烘托,更是表现了诗人不舍的情感。

三、长亭

长亭也是古诗中诗人常用的送别之所,在诗中运用了长亭这一意象,大多也都是表现送别不舍之情。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李叔同的《送别》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四、梅花

由于梅花自身的品质和风气,不与百花争艳,选择在寒冷的冬季盛开,诗人一般情况下就会选择用梅花来象征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例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表达了诗人在当时主张改革但没有人支持的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他觉得自己跟梅花有共通的地方,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五、梧桐

在古诗中梧桐一般是指一种凄凉悲伤的情绪。此外,鹧鸪、芭蕉等也同样有这种情绪。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温庭筠的《更漏子》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六、杜鹃

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因叫声似不如归,常借以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由于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

例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子规即杜鹃)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七、鸿雁

鸿雁常指书信,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传达思念之情,也表达游子漂泊思乡之情;因大雁总是结队迁徙,途中常掉队的孤雁,诗人常用孤雁”“鸿”“断鸿来喻人,表达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例如: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



八、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这些都是边塞战争的景物,在诗中诗人运用这些意象大多都是表现边塞之 苦,期盼战争结束的情感。

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学好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1529c2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3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