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伦理视角下林语堂翻译活动探究——林译《浮生六记》为例》,欢迎阅读!
在中国,伦理思想早已有之。而“伦”和“理”在古代却表示不同的含义,曾分别出现于《说文解字》、《尚书·虞书·舜典》、《周易·说卦》、《论语》、《孟子》等文学典著中,概括说来,“伦”和“理”在古代分别表示“人伦”和“准则”的意思。而“伦理”二字连用,却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这时候的“伦理”已经开始泛指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之意了。中国的伦理思想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也可称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诞生时期,“孝”和“德”是当时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由西周时期“孝”演化而来的伦理道德规范“忠”再次对国民产生深厚的影响。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和王夫之又对“国”与“天下”的伦理道德进行区分和宣扬,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情操,并在这种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操的驱使下,敦使众多有识之士寻找救亡图存、保卫中华的出路。秦汉时期的“三纲五常”及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准则的提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伦理体系的最终确立。鸦片战争前后,“大同”、“仁”“知行合一”等道德论,都彰显出我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林语堂的一生,致力于“对外讲中”。在他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不仅常年用英文进行写作,而且翻译了大量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描摹和介绍的文学作品,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贡献非凡。《浮生六记》可以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译作之一,而本文将在伦理视角下,对其译文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伦理视角下林语堂写作活动及选译《浮生六记》的原因探究 《浮生六记》作为唐代自传体笔记的巅峰之作,是作家沈复写作风格和人生感悟的完美展现,其作品风格以“笔墨轻灵、描写细腻、语言清新、形象生动”著称,并深受“性灵说”的影响。著作以沈复夫妇二人的平淡生活为主线,旨在强调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情趣,纵然在后期二人生活坎坷,捉襟见肘,却依旧保持平静豁达的乐观心态,这种心态也让夫妇二人的生活更加艺术化。
林语堂的译本众多,而其选译沈复《浮生六记》,并且该译作在日后成为林语堂翻译水平的最高代表之一,多因其本身潜在的伦理思想的指导。在林语堂一生的英文写作活动和汉英翻译活动中,他所创作的英文原著及所选择的译本,大多是中国哲人和中国人民传统生活方式或者生存方式的典型代表。他自称为“几本好书”的《苏东坡传》、《庄子》,前者通过对苏东坡一生的坎坷仕途及生活磨难的描写,体现了苏东坡“试看飞鸟乐,高循此心甘”的伦理道德观,也折射了林语堂的伦理思想,而《庄子》则是对道家思想的宣扬;“对中国看法的几本书”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中对国人态度冷漠的批判和对解决问题办法的探究,更是中国传统伦理“忠”的体现,警醒国人救亡图存;“小说三部曲”《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国的传统伦理,尤其是《京华烟云》,以家庭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一本家庭观念很厚的书,深受儒家“仁爱”和重视伦理关系思想的影响。
与林语堂自己创作的作品如出一辙,其译本《浮生六记》也极富中国传统的儒道风格,儒家思想追求“仁爱”,讲究“礼仪”,重视“阴阳”,更把家庭伦理关系置于重要地位。道家思想追求“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沈复夫妇“鸿案相庄”、“举案齐眉”,家庭关系和谐美满,夫妻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可见二人的伦理思想,如游览太湖,得天地之宽;制作“活花屏”;识字吟诗,谈古论今等。作为中国古代女性,芸温柔体贴,恪守着自己作为妻子、母亲、儿媳的本分,而书中常出现的占卜说如“锦囊妙计”等,都是中国传统儒道风格的体现。可见,正是在这种浓厚的中国传统伦理的驱使下,林语堂才选择翻译《浮生六记》,而林语堂与沈复二人追求个性自由、提倡闲适生活态度的契合,更为林语堂选译《浮生六记》埋下了伏笔。
二、 伦理视角下《浮生六记》中异化现象探究
为了在翻译过程中,不让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丢失,林语堂采用了大量异化的翻译方法,尤
其在很多文化词和特殊词汇方面的表达,林语堂很清楚中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之大,但在明知异化翻译法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国外读者的理解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用异化的方法,可见林语堂对传统伦理观的尊重和推广。 1、人物称谓的翻译
原文:芸与余同齿而长于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
译文:Yun was the same age as myself, but ten months older, and as we had been accustomed to calling each other “ elder sister” and “ younger brother” from childhood, I continued to all her “ Sister Su” .
原文中“淑姊”二字是在中国最传统的也是至今使用最普遍的对姐姐的称呼,而在国外,却没有这样的表达方法,就像我们对“王老师”的称谓,在英文里也不可能直译为Teacher Wang一样,对“淑姊”采用异化的方法使之在译文中显示为Sister Su,目标读者肯定会有理解上的困惑,但是林语堂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仍旧采用异化的方法,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中国传统的“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观的保存和发扬。 2、 地名的翻译
原文:兄宜仍往扬州。
译文:You’d better stay away at Yangchow for some time. 原文:墓在西跨塘福寿山祖茔之侧。
译文:His tomb was situated on the Hill of 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 in Hsikuat’ang by the side of our ancestral tombs.
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佳地。“扬州”这一地名与中国的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息息相关,以“扬州”为例的地名承载着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而林语堂在翻译此类地名时,大多用了异化的方法,直接译成Yangchow。与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扬州”相比,第二个例子中的“西跨塘”却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地名,而林语堂却依然用了异化的方法,这种方法自然增加了目标读者的理解难度,但是这却完整地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文化中的异质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文化是思想的体现,古代地名从某个层面上说,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载体,林语堂对地名的直译自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尊重的重要体现。 3、 数量词单位的翻译
原文:他年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
译文:Some day we must build a cottage here. We’ll buy ten mow of ground around the cottage. 原文:问以途,曰:“南行十里即泰兴县城。”
译文:I asked them for directions and they told me that I was to go straight south for ten li until I should reach Taihing City.
在数量词单位的翻译中,林语堂依然在不影响原文表达的基础上,沿用异译的方法,“亩”和“里”是中国古代用的表示面积和长度单位,对于目标读者来说,直译肯定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但是,林语堂依旧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对外讲中这种伦理观的指引下,坚持使用异化的方法,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又一明确体现。 4、 戏名的翻译
原文:请吾母点《刺梁》、《后索》等剧。
译文:asked my mother to select more cheerful plays like Ch’ibliang and Houseb. 原文:卿将效笠翁之《怜香伴》耶?
译文:Are you going to enact the comedy Lianbsiangpan of Li Liweng right in your home?
在戏名的翻译中,林语堂仍然采用异化的方法,但在很多异化手法的同时,他采用了增译的方法。因为单独采用异化方法翻译戏名,目标读者很可能完全不能理解作者或者译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0b3eea0f5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