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晚报副刊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欢迎阅读!
浅谈晚报副刊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 吴 汾 《 新闻战线 》(2008年第4期)
从1958年报纸创刊时起,副刊便一直是北京晚报的一面旗帜和一块金字招牌。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历经50载春秋,始终与时代和民众同呼吸、共患难,其间的影响与功绩,以《燕山夜话》为最。从1961年3月19日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邓拓的《燕山夜话》每星期二、四在《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和读者见面,到1962年9月2日停止,共发表153篇杂文,《燕山夜话》以它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博得了群众的喜爱。《燕山夜话》专栏不仅在北京晚报的历史上、在中国报刊史上留有功名,而且在中国现代史上也留有不可忽略的一笔。
副刊是报纸竞争的“第二战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报纸副刊作为精神产品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昔日传统的副刊已不完全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据有关机构样本调查分析,晚报的读者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年龄段划分,阅读北京晚报的读者平均年龄要大于北京市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另一份调查显示,大多数读者已不喜欢以往以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杂文为主体的副刊版面,转而喜欢阅读具有一定风格,内容贴近生活和阅读对象明确的副刊。21世纪报纸副刊面向读者群必须重新定位慎重整合。另外,近几年来,地方报纸竞争激烈,尤其是地域特征明显的晚报与同样有着鲜明地方特点的生活消费类报纸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分食都市报刊市场读者和广告两块蛋糕,竞争在所难免。虽然有发行量和广告额这两样“硬兵器”在报刊市场上短兵相接,但也少不得内容这一发发致命的“弹药”。报纸竞争的主战场当然是新闻,抢新闻,争时效,寸土不让,此外,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第二战场——副刊,也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这里没有那么浓烈的火药味,根本看不到硝烟,更多的时候是和风细雨,是儿女情长,是人生感悟,但在文化和品质上各不相让。和新生的都市生活消费类报纸相比,有一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传统地方晚报副刊彰显实力的手段是将积淀转化为营养,将人文历史与时代脉搏、社会需求紧密连结,使晚报副刊成为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的密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羊城晚报的《花地》、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在这方面的作用都当之无愧。
副刊的“变脸”
正因为报纸副刊这一区别于新闻版面和栏目的特点与功能,所以,当眼下的都市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受众细分,为了吸引读者购买阅读和提高忠诚度,也为了和电视、电影、图书、网络等争夺读者尤其是中老年读者,报纸副刊类的版面越来越需要变脸和细化。 当下报纸副刊的发展,几乎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民众的个体真实体验文字和对当下生活的真实反映。普通民众的人生经历、平民百姓的琐碎生活等生活体验文字成为了报纸副刊类版面的“主唱”。其次, 当下副刊集中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现群众生活热点的特点。高考、股市、房价等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也不时成为报纸副刊类版面的热点话题。写作已不再是专业作家和职业写手的专利,而日益成为一项全民的、集体的、群众性的命题作文和大型征文活动。一篇文字只要言之成理,真实可信,即使文学性、艺术性不高,也可能成为报纸副刊的选择。 还有越来越浓的怀旧心理和情结使越来越多的报纸副刊类版面投读者所好,尘封的往事,名人的故居,过往岁月里不为人知的情感瓜葛和逸事„„都足以吸引读者的兴趣。所以,北京晚报在市场和读者两方面的需求下都需要一个有着以上几方面功能的新的副刊类版面出现。2005年1月,在笔者的策划和主张下,作为京城报刊市场上最具北京地方文化气质的《北京晚报》的又一个副刊——人文风情副刊《四合院》周刊呱呱坠地了。
北京晚报副刊的人文精神
用心去构筑这样一个副刊,是因为《北京晚报》的读者年龄偏大,很多读者出生在四合院里,在四合院里度过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光,四合院的生活场景在他们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古都北京多姿多彩的历史、典故、人文、风情,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一方面北京晚报要为这种文化的留存、传承、发展做些什么,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伴随着近年来北京城的城市改造、发展,四合院这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北京独有的建筑符号、历史符号、文化符号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拆除,很多的名人故居、胡同四合院、老字号、老行当也随着大批胡同的消失和四合院的拆除而痕迹全无,很多老北京和《北京晚报》的老读者对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很深的难以割舍的感情,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宣泄他们的情感,北京更需要这样一个文化载体来记录其特有的四合院历史和文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记录整理下来,今后有关四合院的过往、生活细节、情感沟通方式等就无人知晓,过不了三代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新北京人,莫说是关于北京胡同、北京四合院生活的记忆,就连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什么样子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清楚了。记录一切与北京传统文化以及四合院生活相关的人情故事文化历史这一文化四合院工程由此展开。《北京晚
报·四合院》周刊的文章不是孤芳自赏的“书斋文学”,而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现实文学,它是北京晚报和广大读者共忧乐、同呼吸的心灵通道,它不晦涩、不虚伪、不空洞、不做作,既透明,又含蓄,质朴无华,以情动人,是热爱传统北京文化和四合院的北京人的真情实感。
北京晚报副刊的地域文化
周刊的第一期,我以《砖塔胡同记忆》作为开刊词,此后,有关四合院生活的美文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尽管我们知道,沉迷于四合院文化的人有很多,尽管我们知道曾经的四合院生活给太多的北京人留下了美好、温馨、纯洁、和谐的生活记忆,尽管我们也知道北京的许多深宅大院里曾经住过许多的名门望族,曾经发生过许多尘封已久不为外人所知的传奇故事,但北京人的文化底蕴和对四合院的深爱与留恋还是大大超出了我们当初的想象。著名作家肖复兴主动为《四合院》撰稿《兴隆街上兴隆象》、《我有一个梦想》,作家赵大年主动写来《小胡同四合院》。台湾的高德武先生在北平出生长大,1949年去了台湾。他生活在北京的弟弟把周刊寄到台湾,从此高德武先生成为我们的热心读者和忠实撰稿人。他先后给我们寄来了《儿时北京春节情结》等多篇稿件,发表后,嘱咐我们把稿酬代捐给慈济院。2006年夏,高先生到北京探亲,专门带着台湾凤梨酥和高山乌龙茶来报社感谢《四合院》的编辑。有这样热情的读者和作者,我们怎敢不对《四合院》倾注全部身心?在美国生活了25年,早已入了美国籍的杨敏君先生从纽约投来稿件《月芽胡同的故事》。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工作的徐琳女士,她父亲曾是外交部新闻司的领导,她从小生活在北京胡同外交部宿舍。从姐姐徐晓红处知道《北京晚报》开辟《四合院》周刊的消息后,她从纽约给《四合院》发来了《无量大人胡同6号院》,把“文革”中外交部大院里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写了出来,让人们有机会重温历史。因为《四合院》周刊不同于其他报纸的副刊,也不同于《北京晚报》的其他副刊,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所以,注意挖掘社会上对北京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各方人士,让他们各尽所能,为《四合院》这所北京人的传统文化精神建筑增砖添瓦,是副刊的又一历史责任。作为一名外企白领,张喆近些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本人又醉心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收藏。经过多次多个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如今,她已经被《四合院》培养发展成为一名以独特视角挖掘北京传统文化的撰稿人,《洋溢胡同的佟老先生》、《王铁成说四合院》、《凯茨的老北京》、《种葫芦趣事》、《说说老挂件》、《工匠轶事》、《晋阳饭庄金大爷》、《旗人的回忆》、《故宫人说故宫》、《玛亚和她的观音》、《城北药人》、《议京城小人物》、《叩响旧京第宅大门的人》、《通州区有个张家湾》等文章以不同的视角为人们揭开了尘封已久的一幕幕旧时北京的生活画面。她专门为《四合院》周刊撰写的《在美国造四合院》在社会上引起 很大的反响。明式家具收藏大家曾佑和女士以前不为国人所知。在曾佑和女士将十数件明式家具捐赠恭王府之前20余天,《四合院》刊出了《在美国造四合院》,在国内诸多报刊中第一个将曾佑和女士作为一个明式家具收藏家介绍给国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让人们领会了《四合院》在文化收藏交流领域的“先知先觉”。
《四合院》的编辑比较注意历史的考证、文化的探究、民俗的追寻,有些尘封的历史、散落的典故、遗失的记忆,就像断了线的珍珠,蒙尘多年,被一粒粒捡拾并串了起来。通过《四合院》发表的文章,有关前门大栅栏的历史场面仿佛重现在人们眼前。适逢北京旧城改造,前门大栅栏地区要重建恢复历史旧貌,北京市建筑规划部门特别让主持这一地区建筑规划的美国一家知名的建筑师事务所找到《四合院》编辑部,请我们做顾问。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京人住进了楼房里,可是还有相当多的北京人沿袭了过去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所以,每逢年节和不同的时令,《四合院》会适时推出不同的年节主题,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盂兰节、重阳节专题等。《四合院》编辑部还进行了一些大四合院文化的弘扬和探讨。比如,对传统戏曲昆曲现代流传的记录,对一些当代人崇尚传统四合院生活方式的记录等等。此外,为了凸显文化情结、文人情结,周刊还先后开辟了谈饮食文化的专栏《麓漪私房菜》,精粹美文有《花椒》、《香椿》、《太湖三白》、《豆腐》等;开辟了收集老北京照片的专栏《影象四合院》;开辟了欣赏前人书法作品的专栏《心的凉亭》„„现在,《四合院》已出版了百余期,刊登有关四合院生活和典故的文章500篇以上,约200万字,很多读者从周刊开办之日起,就期期收藏。2008年年初,《四合院》上发表过的文章应广大读者要求由东方出版社整理出版,分为《胡同》、《院落》、《民俗》三集,上市后广受好评。
都市类报纸尤其是晚报在副刊类版面的生存发展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崎岖,有坎坷,但认准方向,克服困难,坚持耕耘必有收获。晚报副刊类版面应该如同一座玫瑰园,编辑就是辛勤耕耘的园丁,辛苦劳作,不问收获,让花园里四时花开不败,芬香暗涌,最终朵朵玫瑰汇成人们眼中最美的景色——如诗人顾城的一句诗描写的那样,成为“时间的玫瑰”。▲
(作者单位:北京晚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09aff23bcd126fff7050b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