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欢迎阅读!
《次北固山下》说课稿 适用借景抒情类古诗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次北固山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次北固山下》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一首古诗,本单元的主题的“四季美景”,由一组描写景物的优美诗文组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本诗是一首羁旅乡愁诗。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景致,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体会汉语音韵之美,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可以通过诗文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获得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二、说学情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分析和处理教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羁旅思乡的古诗词,积累了一定的诵读方法和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可以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但是对诗歌遣词造句的品析,以及作者复杂情感的体悟还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律诗相关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2. 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能从多个角度品读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理解诗歌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培养学生乐观、积
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借景抒情的手法,能从多个角度品读诗歌语言,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诗歌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朗读感悟法、启发法、问答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明诗意、品诗情、悟诗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我会以一段简短的话语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今天我们一起回溯过去,领略唐诗的魅力。板书:次北固山下 王湾 (二)初读诗歌,明诗意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朗读之前,我会为学生补充律诗的相关知识和背景知识,告诉学生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每一联分别为首颔颈尾。律诗讲求对仗与押韵,读起来富于音乐美。接着是初读诗歌,明诗歌大意。指定几名同学,配乐朗诵诗歌,其它同学,在听读的同时,结合注释明确诗歌大意,将诗意分享给大家听。在此基础上我会提问学生,题目中的次的意思,学生知道是“停留停宿”的意思,确定这是一首羁旅诗。接着我请学生思考,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初春,从是中“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可以看出来。板书:初春之景 (三)赏读诗歌,品诗情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你觉得那一联写得好,请说说理由。我会提示学生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炼字、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品析。在探讨分享环节,学生从炼字角度分享了颔联“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了出来。再从修辞角度分享了颈联用“生”“入”二字使“日”和“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尾联运用设问,借雁足传书,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板书:诗情:思乡 (四)再读诗歌,悟诗理
品味了诗歌语言的精妙,我们还关注到这首诗歌流传千古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我会请同学们想象这句诗描绘的景象,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蕴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板书:诗理:新旧交替 这就是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处事态度和人生哲学。 (五)深化总结,布置作业
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曾说:古典诗歌洋溢的是我们民族一种美的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操守和修养。这堂课除了感受这种美,还体会到诗词对我们的启发。学生可以将富有意蕴的诗句积累下来,细细品读、玩味。
作业布置:学生可以从以下作业中任选其中一项
1. 请选择诗中的一联或几联,运用联想与想象,画出诗中的画面,突出景物的特点。 2. 试着将这首诗改写为一首现代诗。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我设计了辐射式的板书,显示了文章的脉络,突出了重难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板书 次北固山下
王湾 诗情 思乡 初春之景
诗理 新旧交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098e640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