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记杨海锋专访》,欢迎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访商学院“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杨海锋
杨海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现为商学82班的导师,曾多次荣获“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多年以来,杨老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致力于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并于2005年开设了公选课“从内圣到外王”。他 开设实现自由平等对话的无形书院,举办传承国学经典的私塾甚至是家塾,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展日新晨读活动,发起公益赠书,以及在图书馆开设“阅读疗法·健心房”。他那积极致力于传承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的精神,赢得社会的一致好评。在杭州市第三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的评选中,杨老师等十位教师被评为最能感动学生和家长的优秀教师。并且,杨老师是历届评选中唯一一位以高校教师身份入选“十佳”的老师。
完善内心的世界 找到生命的核心
12月1日下午,杨海锋老师参加了管理协会文化节活动,并为同学们做了一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谈生命的学问和生命的成长”的主题演讲。
杨老师其实并非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是个爱舞文弄墨的人,相反的,他在高中选择的是理科,上了大学之后念的也是工科。那究竟是什么促使杨老师经历从理科到工科再到社科的转变呢?
杨老师借用梁漱溟老先生的一句话来解开我们的困惑,“我始终不是学问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起初,就是为了去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杨老师开始做这些事,读这些书。而开设“从内圣到外王”,则源于杨老师对文化、哲学、心理这些真正关乎“人”自身的学问(即“人文”)的兴趣。“内圣外王”一词含义深厚广大,杨老师对其作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内圣——内在的精神修养,完善内心世界;外王——外在的功业建树,完善外部世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人——‘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既能安顿好自己,又能造福他人,泽被万物。从内圣到外王,用《大学》里的话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生
命由内而外自我实现的过程。”
选择想要的东西 创造适合的环境
当问及大学教育的意义之时,杨老师表示,大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学生活出自身的价值,使真实的自己不断得以发现、得以被实现。引用李开复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如何让自己和他人找到生命的核心,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成了杨老师一直追求的东西。“直到爱上中国文化,我才终于触及到生命中最真实、最根本的东西。”在不断摸索和探寻后,杨老师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核心,探寻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才有了之后的各种活动,如鼓励学生多品读国学经典,并带领他们开展“日新晨读”活动、在图书馆三楼开设了“阅读疗法·健心房”等等。此外,杨老师还开办了“生生学堂”义塾,教导一些稚子诵读国学经典。他在不断地努力为喜欢传统文化的和在真诚地自我探索的年轻人创造一个可以相互提携、相互促进的氛围。
而当杨老师回忆起自己以前的生活,也是感触良深。谈及在读大学时一些情况,杨老师表示,那个时候的他也遇到过很多困惑,也曾迷茫过,无助过,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依靠老师的帮助来解决。于是他开始了不断的阅读,自己从中发现可以真正帮助自己的东西,就这样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以前的经历让杨老师觉得,自己成为一名老师后应该推己及人,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身边的年轻人走好人生路。在国学领域杨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本义在教人安身立命,这在今天越来越物化的世界里有着很大的价值。人不只是环境的奴隶,不是除了迎合外界就别无选择。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本心真性。而他所做的,只是希望创造一些可以促进成长的环境以帮助身边的年轻人自我成长。就像中国的古话说的那样:“强扭的瓜不甜。”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路径和节奏,任何强加的外力条件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杨老师开展的活动都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真正自己喜欢的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温暖幸福的家庭 专注热爱的事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05cd25976a20029bc642d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