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外国文学作品选》第八章考点手册》,欢迎阅读!
2021年-2022年
《外国文学作品选》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三)
考点22 马克•吐温《我从参议员私人秘书的职位上卸任》(★三级考点,单选)
1.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1835—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后发表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儿童汤姆不满陈腐、枯燥的生活环境,追求自由、回归自然、冒险探奇的传奇经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流浪儿哈克贝利的冒险经历,表现了“不分种族和肤色,人人平等”的废奴思想,表达了马克·吐温对美国“文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倦。 2.马克·吐温是一个卓越的幽默大师。幽默和讽刺是他创作的主要特色。他的幽默是一种强烈阳刚气的西部幽默,带有底层社会男子汉味道的夸张“神侃”成分。他善于运用大量口语、俚语等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叙述离奇夸张的故事情节,营造一种热闹幽默的场面,从而造成极强的讽刺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又把幽默讽刺与反映现实、揭露丑恶、针砭时弊结合起来,使他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3.《我从参议员私人秘书的职位上卸任》写作于1867年。作家主要通过一个滑稽的故事,用俏皮嘲弄的手法,揭露了以参议员为代表的政客的丑恶嘴脸。
4.在艺术上 ....
(1)作品构思奇巧。作者用第一人称的视点讲述故事,其间穿插着四封信件,用事实说话,就使得小说情节简洁,但信息量较大。(2)语言诙谐幽默。作品处处体现着语言的幽默性,尤其是在“庄重”“认真”的叙述中,常常蕴含着令人捧腹的“双关语”。(3)讽刺尖锐。作品中的讽刺,不仅体现在讲述的语言和情节中,更体现在两个主人公性格的比较上:参议员让他的秘书“认真”地说假话,而秘书则在“说假话”中透露了真相。
考点23 莫泊桑《项链》(★三级考点,单选)
1.吉·德·莫泊桑(1850—1893),法囯作家。1880年在和左拉的交往中,写成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羊脂球》,一举成名。他一生共写成中短篇小说300多篇,如《项链》、《两个朋友》、《一家人》、《散步》等。长篇小说共6部,如《一生》、《俊友》和《温泉》等。
2.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为主,题材广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截取各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以小见大,描绘世态人情,表现社会风气。 3.在艺术手法上 ......
不仅语言朴实简洁,高度精练,而且在谋篇构思、细节刻画,尤其是精彩的结尾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独到的才能,因而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4.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后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状况,批判了上层阶级的道德堕落,揭示了中小资产阶级的人性弱点和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5.《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作品以一条项链为中心,讲述了小公务员之妻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爱慕虚荣的恶劣风气。
6.首先,玛蒂尔德性格的根本特征及其生活悲剧的根本成因都在于爱慕虚荣。其次,爱慕虚荣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整体风气。再次,小说对小公务员的生活境况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7.在艺术上 ....
《项链》以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对比和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著称于世。首先,全文以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赔项链为线索,通过一个极为平常的生活事件,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展现深刻的人生哲理,进而否定了爱慕虚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作品在极短的篇幅内,展现了丰富的对比,
1
2021年-2022年
加强了作品的揭露性。再次,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考点24 易卜生《玩偶之家》(节选)(★★★一级考点,单选、多选、简答、阅读)
1.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早期创作的历史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多取材于古代挪威的英雄传说和历史。主要剧本有《厄斯特罗的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等。1866年至1867年居住意大利期间完成哲理诗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特征。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创作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剧”,包括《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80年代中期之后,剧作转向对人物内心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剖析,象征意味增强,悲观主义与神秘色彩浓厚。此时剧作有《野鸭》、《海上夫人》等。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他的贡献在于:正当欧洲戏剧处在衰落时期,他发扬了现实主义优秀传统,使戏剧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提出了生活中许多迫切问题,并给戏剧艺术带来了很多革新与创造。 2.《玩偶之家》探讨的是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人格独立问题。 ...........................
打破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解放妇女,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其基本主题。娜拉是一个有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的妇女形象。她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热爱劳动,为人善良,较为容易满足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生活。但又刚强勇敢,勇于追求人格的独立。借钱和假签字的事已经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对柯洛克斯泰的威胁恐吓,她也没有屈服。当伪造签字的事快要暴露时,她甚至决定自杀,去挽救丈夫的名誉。当丈夫虚伪丑恶的面目暴露时,她并没有因为经济不独立而屈辱地留下来继续当他的玩偶。这均反映了她强烈的独立反叛精神。 3.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和最能够体现剧作思想成就的部分。 ..........................
(1)突出了娜拉思想上的觉醒过程。当海尔茂对她进行人格羞辱并要取消她教育子女权利的时候,她看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更为可贵的是,当风波过去,她通过丈夫对她态度的前后变化,终于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等都是不合理的。最后,娜拉勇敢地出走了。(2)选文中还揭示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海尔茂的丑恶嘴脸。海尔茂是一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形象。(3)选文也显示出作家还没有找到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方法。娜拉最后出走了,但出走后会怎么样?剧本没有回答。其实,娜拉出走的目标是不明确的,更重要的是在女人还没有获得经济、政治独立的时候,很难做到人格上的独立。因此,鲁迅先生才指出,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一是堕落,二是回来。但无论如何,她出走的行动本身,足以显示出当时具有民主倾向的新女性的觉醒。在艺术上,本书所选的娜拉与海尔茂争论的最后一个场面,是全剧的高潮。在这一场面里,不仅使娜拉与海尔茂的冲突集中鲜明,达到了最紧张的地步,而且易卜生戏剧中“讨论”的艺术特色也极为出色。在这一幕中,“讨论”的问题紧紧围绕着妇女地位和娜拉命运而展开。作家通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语言交锋,从家庭到社会、从政治到宗教到个人责任,层层深入地探讨了当时的妇女问题。这一方法,既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也是剧作家借娜拉之口宣传其“妇女解放宣言”的讲台。正如萧伯纳所说:“易卜生采用了这个新技巧,……于是《玩偶之家》就吸住了整个欧洲,并且在戏剧艺术上开创了一个新派。” 考点25 列夫•托尔斯泰《舞会之后》(★★★一级考点,重点篇目!!!阅读、论述、简答、选择) 1.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877年完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在激烈动荡的时代氛围中展现了安娜的悲剧命运,探索型人物列文被称为“托尔斯泰式主人公”。。1899年完成的《复活》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但也集中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思想。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晚年还创作有:剧本《黑暗的势力》,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等。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1910年深秋离家出走,途中因病去世。
2.短篇小说《舞会之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过高度典型化的处理,表现了极为严肃的主题。 ...........................................
小说以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恋爱故事为线索,真实地描写了沙俄军官对士兵惨无人道的虐待,撕下了贵族社会虚伪的假面,并进而把批判锋芒指向了反人民的专制制度。
2
2021年-2022年
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关于“一个夜晚”——舞会上和“一个早晨”——舞会后的场面描写。作品中“我”的情绪波动与画面的情景展示息息相关。随着“一种生硬的、不悦耳的音乐”的响起,小说的气氛急转直下,此刻进入伊凡视野的是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夹鞭刑的画面:身穿黑军服的士兵轮番毒打着从他们中间走过的一个鞑靼逃兵;挨打的士兵浑身痉挛,背上血肉模糊,而监督行刑的竟是“大摇大摆地”走在一旁的华莲卡的父亲。野蛮、粗鲁、残忍、虚伪——这一切与舞会上的那个仪表堂堂、笑容可掏的形象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这对于依然处在难以自禁的幸福幻觉中的伊凡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当夹鞭刑的场景出现后,舞会上的一切诗意的描写立刻显出了它的虚幻性,而前一场景的泼墨澄染更加重了后一场景令人窒息的氛围。在上流社会温柔动人的笑脸和彬彬有礼的风度后面,我们看到了受老爷们奴役的下层人民的血淋淋的现实世界。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现象,通过作家在结构上的独到处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生活现象本身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就在这种不协调的对映场面中充分显示了出来。
大学生伊凡·华西里耶维奇的形象是作家思想的主要负荷者,又是俄国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作为上流社会的一员,伊凡按照贵族青年“特有的方式过生活,除了学习,就是玩乐”。但是伊凡又是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同情受压迫者的不幸,痛恨上层统治者的虚伤和暴虐。当心造的幻觉破灭后,他既不愿为专制制度助纣为虐,又不了解真正的生活道路,最终成了一事无成的“独善其身”者。伊凡的一生是个悲剧,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反映了当时社会意识的某种觉醒,而他的消极反抗又表明这种不满始终没有越出阶级的和个人生活的局限。作品的尾声,作者以一种赞赏的口吻描写了这种不以暴力抗恶的消极态度,这在无形中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度。 3.小说在艺术上 ......
(1)体现出了鲜明的对比描写。(2)在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性。(3)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和现实环境联系紧密。
4.托尔斯泰主义。主要指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张。主要内容是反对暴力革命,主张以“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的“宗教博爱”的方法来解决社会矛盾。 5.托尔斯泰式主人公。指的是托尔斯泰笔下塑造的、带有作家本人思想和道德探索痕迹的主人公形象。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035ab28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