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处于的地位》,欢迎阅读!
教育社会学第三章学校中的角色行为读书笔记
国际法商系 国际经济法 顾俊杰 1020401336
教师
加强家庭教育,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
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古语言“父母耕读子孙贤”、“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足见家庭教育中,耳濡目染的巨大作用。 多方合作,共同教育
矫正行为偏差,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加强家校联系。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班主任应该多家访、多与家长联系,及时把学生的一些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主动配合,以加强日常的教育和管理。行为偏差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充满着对他们关爱的良好的社区环境。为此,我经常与他们所在的居委、村委等有关单位保持联系,介绍学生在校情况,反映学生所存在的一些行为问题,求得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更是逐一落实,请他们与这些学生建立帮教关系,时常督促和帮助行为偏差生完成假期作业,教育他们遵纪守法,不去不健康的场所,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健康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由于社会的各种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学生的认识处于不稳定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差。因此,行为偏差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行为偏差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转变行为偏差学生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对待他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谈话,采取几项措施,就能使他们发生根本的转变。因此,教师要有特别的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从而矫正学生的行为偏差。 学生
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从现代教育观点看,完整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必须看到两个方面: (一) 学生是教育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者。学校教育的成果表现在学生身上,这是由学校的使命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学校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校长、教师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中是受教育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对象。从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由各自的任务与条件所决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使其智能得到发展,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培养优良身心素质,他必须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质量负责,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教师的条件说,作为职业要求,教师是经过了专门培养,掌握了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教育理论与业务能力修养,有条件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有效培育学生。而从学生的任务与条件看,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初期,他们的知识、经验都还比较少,要获得顺利发展,在不很长的时间里,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都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理所当然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实施教育的客体,这是客观存在,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体现。但是,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并不排斥在学习和发展中成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从事精神生产,现代社会讲教育产业,教育产业的产品是人才,是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这种精神生产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培养过程,不是简单的移植或给予的过程,只能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一切教育教学任务都不可能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传统教育派关于“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说法,是片面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对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学校和教师使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实现这种转化,即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使教育的社会目的真正得以实现。
完整地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一方面要肯定学生是教育对象,要接受教育,学校和教师不可松懈教育的职责,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指明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认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对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它对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e0b28671fe910ef12df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