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风家教

2022-11-11 03:1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风家教》,欢迎阅读!
怀瑾,家风,国学,家教,大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学大师南怀瑾的家风家教

作者:强江海

来源:《新天地》2016年第02

时值国学大师南怀瑾逝世3周年之际,南怀瑾三子南一鹏写书立传,力图还原一个真实、平凡的父亲。

不让贫困在孩子心里留折痕

1955年南一鹏出生时,正是父亲南怀瑾生意失败,一家人挤在台湾基隆小巷的陋室中,有段时间家里三餐不继,父亲却始终面带笑容。一天,朋友送来了半袋米,然而父亲听说附近有户人家已无米下锅,马上把这半袋米送给了那一户人家。举家食粥,父亲端着碗对孩子们说:别人遇到困难了,即使自己碗里只有一碗饭,也要分出半碗来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能帮的就一定要帮。

童年的穷困并没给南一鹏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在他印象中,家里虽然破旧,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父母穿着虽不富贵,却永远素净挺括。每到新年全家人都一起照一张新年合影。父母尽自己的力量,平和从容地应对着生活的苦难,从未让贫苦的日子在四个孩子的心里留下半分不好的痕迹。

别丢了一颗品尝生活的心

南一鹏读书识字后,父亲便开始要求他背书,《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观止》《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每天早上父亲出门前,会拿出一本书,圈上一篇文字,让他背熟,傍晚回来再抽出这本书,坐在桌子前考察他的功课。背书的过程多半是痛苦的,幸而父亲每天指定的任务不多,一般要背的内容不到100个字。他曾问父亲:读这些书有用吗?父亲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日子过得多么平淡无味,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它等待我们品尝,而读书、画画、习武,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味道。这些最初的积累和熏陶,对南一鹏的影响是非常长远的,不仅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更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南一鹏上初中时,父亲开办了东西精华协会,工作更加忙碌,没有时间再督促他的学习,但年幼时养成的习惯,让他不需父亲的监督,也能安心学习

父亲有一间书房,他常在书房里挑灯读书直到深夜。南一鹏最大的爱好,就是溜进父亲的书房,偷偷翻看父亲昨晚又看了什么书。每到这个时候,南一鹏就像发现了一个独属于他的秘密,心中无比欢喜。这样的行为就像是父子间一种隐秘的交流方式,让南一鹏觉得开心又满足。往往父亲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就会成为南一鹏的下一本读物。很快,父亲就发现了儿子的小秘密,他对这个偷书贼却十分宽容。南一鹏再去看书时,发现书架上多了许多新买的儿童书籍,这让他欣喜不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跟在父亲后面偷学,南一鹏读了许多书,中国名著、希腊哲学史、罗马神话……这些书,都成了他生活中的 幽默风趣的礼仪熏陶

除了书之外,父亲还特别注重生活礼仪,他认为一个人的礼仪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不管到了哪里,有好的礼仪,再苦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滋有味,才会活出自己的姿态。

南一鹏记得,父亲曾手把手地教他使用筷子:筷子一定要握在最高处,否则以后娶到的媳妇会离家很近。看到孩子们吃饭的时候碗里剩下饭粒,会开玩笑地说:碗里不能剩饭粒,否则以后娶到的老婆脸上会有麻子。

小孩子比较顽皮,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看到喜欢的食物,兄弟姐妹们经常你争我抢,在餐桌上哄闹。母亲教训了几次,让他们遵守餐桌礼仪,注意坐相和吃相,小孩子们却不管,看到好吃的就浑然抛到了脑后。父亲并不呵责他们,反而笑眯眯地念了一首打油诗:抢菜无如李四麻,未尝就坐手先抓。常将一箸夹三筷,喜把双肩扎两家。咬破舌尖流紫血,吮吸手指灿莲花。酒足饭饱浑无事,闲倚栏杆扣板牙。四个兄弟姐妹被逗得哈哈大笑,纷纷坐回自己的位子,老老实实地夹菜。时隔多年,南一鹏却一直记得这首诗,他们兄弟姐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教养,就这么被父亲以幽默趣味的教育方式,一点一滴培养起来。

一次,南一鹏参加学校联考,因为信心不足,他有些忐忑不安,便央求母亲:能不能让父亲陪我去?母亲指了指书房:自己去跟爸爸说。南一鹏走进书房,支支吾吾地提出希望父亲陪自己去考试。当时,父亲穿着一件长袍,听完儿子的话,爽快地答应了:你先等一会,我换件衣服。听到父亲答应了,南一鹏高兴坏了。在外面等了好几分钟,父亲才换好西装出来。母亲走上前去,帮他把衣服领子都理好,又仔细地看看身上是否有哪不合适,才最终出门。

次数久了,南一鹏发现,父亲在家一般都穿中山装或者长袍,但只要出门,就会换上一身正式的西装,他说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与人处事的礼仪。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南一鹏兄弟姐妹几个,不管什么时候,身上都是整整齐齐的,特别是出门见客,总是有礼有节。对南怀瑾来说,父亲,其实也是一种姿态,不管何时,他都想给孩子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 南怀瑾虽然有着极好的功夫,但是秉承易子而教的传统,并没有亲自教孩子武术,而是为体弱多病的南一鹏请了一位孙师傅教他练拳。孙师傅是一位拉车师傅,父亲对其却特别尊重,并告诫孩子:不管是谁,只要从他身上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喊他一声师傅,那么你就要打从心里去尊敬他。一次刮起了台风,大水淹到了屋里,父亲却带着一些食物和用品,领着南一鹏探望受灾更严重的孙师傅。一路上,南一鹏和父亲衣服都淋湿了,他紧紧牵着父亲的手,一步步走在深水中,这是跟父亲难得的独处时光。 禅门宗风点化儿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孩子有时也会用非常直接激烈的方式。有一次在美国长大的南国熙去探望父亲,南怀瑾对众人说:这是我的孩子,读了西点军校,有学位,无学问。南国熙当时瞠目结舌,被这一杀威棒打得满眼金星。

南国熙后来加入基金管理企业。南怀瑾有一次打电话问他在做什么,他说做基金管理做基金管理又如何?”“可以认识很多有钱人。”“认识很多有钱人又怎样?”“我可以赚很多钱。”“你赚很多钱以后又怎样?南国熙当时哑口无言。南怀瑾接引他道:儿子,你是一个没有人生观的人,你不如去讨饭算了,讨饭也可以活一辈子。

南一鹏后来听到弟弟转述这件事情,感慨万千,父亲关心的不是生命而是慧命,不是生存而是存在。父亲是用这样的禅门宗风点化儿子。 (责编:孙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8dbba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