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说课稿

2022-04-21 21:04: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刿论战说课稿》,欢迎阅读!
论战,曹刿
《曹刿论战》说课稿

眉山车城中学 邓芷溢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这篇出自于《左传》的文章主要围绕着“鄙”和“远谋”这一文眼,通过人物的对话总结战争经验教训。史料剪裁得当,刻画了曹刿这一爱国、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才能的形象。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单元提示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因此,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文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我制定如下目标:

1 知识目标:加强诵读,疏通文意,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 2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本文文眼,领会全文主旨; 3 情感目标: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本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学习和重点虚词“之”“以”的用法;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二、说教法

课程大力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本课虽是讲读课文,也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起主导作用。课程同时提出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在授课中,我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读人物对话、理清文章叙述线索、围绕全文文眼有详略的论述战争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板书。

三、说学法

针对初三学生已有两年文言文学习功底,可利用课下注解和掌握的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采用讨论式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也符合新大纲中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练习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回顾历时课本上所学的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回忆、讨论,激活其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课前预习时帮助学生正音、注重停顿,课堂上采用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字面意思。

(三)疏通文意:要求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展开对文言字词的谈论,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文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逐句翻译的枯燥及对课文的支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小组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既发表见解看法,



1


又获取多方面信息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教师把重点文言字词、文言现象用多媒体展示:(例如:重点实词:“专”“加”“信”“孚”“情”“属”“作”“盈”“靡”等字的含义;通假字:“徧”;古今异义词:“牺牲”“狱”“可以”“虽”“再”;词类活用:“鼓”“福”;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虚词:“之”“以”的用法。 (四)理清结构、明确主题:

1、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简述课文三个部分分别在讲什么?(见板书)

2、文题是曹刿论战,但论战前还有一大段“请见”内容的叙述,在这一个部分里,通过学生齐读,教师提示学生找出文眼。学生自主讨论,明确本文文眼,即:“鄙”和“远谋”(提示学生文眼有贯穿全文的作用,为后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3、接下来曹刿是如何论战的?庄公又是如何回答的?曹刿又做了什么判断?(见板书) 这些问题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自主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学生也学会了自主分析课文内容,为以后做好阅读题打下基础。

4、第二部分中,正面描写战争的内容是一笔带过的,而与文眼有关的描写曹刿和庄公指挥作战的内容却作为详写,让学生讨论得出:文眼在这个部分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见板书) 5第三个部分用了两个发语词“夫”给我们分析了作战中进攻和追击的时机分别是什么?(见板书)

6、为什么战前准备、战后分析取胜原因要作为详写?而战争过程要略写呢?

学生明确:围绕全文文眼的部分应该作为详写内容,与之无关的叙述就可以略写,甚至不写。即文章内容剪裁得当。

7、拓展升华:

这样的剪裁方式给我们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可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五、说板书设计

战前 曹刿“请见”——“鄙”“远谋”(文眼)

准备 求信于臣,民弗从也 不可战 曹刿“论战”——一问三答三断 求信于神,神弗福也 “鄙” 求信于民,忠之属也 ——可战(“远谋”

战中 战争地点——长勺 简述战争过程 胜负迹象——齐师败迹

过程 庄公 指挥 “将驰”“将鼓”“鄙” 曹刿 战斗 “未可”“可矣”“远谋”

战后 进攻——勇气——彼竭我盈

“远谋” 原因 追击——惧伏——辙乱旗靡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7cfa0bf78a6529647d538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