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前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误解》,欢迎阅读!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误解
张建房
新课标实施以来,很多一线教师勇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认,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偏差,对人文性的误解,就是特别严重者之一,其具体表现为:
一、由机械的语言操作转向空洞的意义操作。以前在工具论控制下,搞机械的语言操作,忽视了语文的意义和价值,造成“少、慢、差、费”,而且学生厌学现象严 重,可谓问题多多。为了纠正这一偏差,有识之士提出了“人文性”。新课标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定性语文之后,“人文性”成了时髦,很多老师竟相追 逐。于是有的老师又转而抛开文本,一味追求思想、意义、价值,搞起了空洞的意义操作。有的老师空泛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完事。有的则抓住一个问题 探究起来没完没了,可能都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一遍课文。这是什么人文性?还不如过去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样毕竟离文本不太远。这种操作自然让人联想 到“文革”期间把语文上成政治课的那一套操作方法,虽然意义有所不同,由原来的政治意义,变成了思想教育意义,但它们从根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理性主 义、科学主义在作怪。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不同于科学,科学讲究抽象、概括,讲究逻辑,甚至讲究可计算性,科学的目的是要发现事物的共性,它是认识论的。人文讲究感受、感 悟,它不讲逻辑,具有模糊性、多义性,人文关注的是人的感性生活、人的个性,它是体验论的。笔者以为所谓语文的人文性,第一层内涵就是把语文定位为人文学 科。既是人文学科,就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它。以往的“语修逻文”那一套旨在探求语言的规律,搞抽象、概括,把课文当例子,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而空洞的 意义操作,则抛开生动的言语内容,一意要抽象、概括出文本的主题——不管是政治意义还是思想教育意义,其方法仍然是科学主义的。也就是说机械的语言操作和 空洞的意义操作都是科学主义的产物,从语言操作到意义操作不过是从科学主义的这一端走向了另一端,它们跟人文性都不搭界!
二、无限拓展,学科界限不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解读文本,围绕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作适当生发、拓展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拓展要有 限度,不能把语文上成政治课、音乐课、绘画课或者大杂烩式的四不像课。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强调语文姓“语”。语文姓“语”绝对不会错,关键看怎么理解。有 人看到人文性出了问题,马上又搬出工具性,从科学主义的这一端又原路返回。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人文性上,而是出在对人文性的理解上。政治、音乐、绘画都是人 文学科,都具有人文性。这就需要把它们区别开来。政治课离不开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理论、法律常识之类,音乐离不开吹、拉、弹、唱,绘画离不开线条、色 彩,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阅读教学则离不开对文本的解读——这实际上构成了语文人文性的第二层内涵。例如有位老师讲《孔乙己》一课,设计了孔乙己告 状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就脱离了语文,把腿伸到了政治课里去了。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听、说、读、写,强调解读文本,跟工具性不是一回事。工具性着眼于语言教 学,听、说、读、写着眼于言语实践。语言操作是科学主义的,听、说、读、写才真正体现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重感性、重体验的特点。
三、撇开文本,“大语文”无限扩大。诚然,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但语文不等于生活, 生活更不等于语文。以往机械的语言操作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脱离生活,不仅脱离火热的现实生活,脱离学生的当下生活,脱离教师生活,也脱离文本产生的背景 ——实际是作者的生活。人文性关心人,关心人的生活,特别是关心人的当下生活,——这构成人文性的第三层内涵。但决不可理解为脱离文本,脱离听、说、读、 写的言语实践,搞生活会式的“实话实说”,或者声光电一起上,用各种相关甚至不相关的音像、图画资料去充满课堂。例如有位老师讲读贾平凹的《我的母亲》一 课,他提了一个问题:请你讲一讲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一连提问了八个同学。这样做未免喧宾夺主。语文关心作者的生活,是为了便于知人论世,便于理解文本,与 作者展开对话、交流;语文关心教师、学生的生活是为了便于师生“切己体察,虚心涵咏”,便于师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与作者产生共鸣、碰撞,实现对文本的创 造性解读,并最终实现师生言语和精神的同步成长。语文不管从哪个角度联系生活,都不能脱离文本,都不能脱离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新课标倡导对话,倡 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但这些对话都必须着眼于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离开了与文本的对话,语文就会漫无边际。
语文并不排斥声光电。但语文有自己联系生活的方式:语文是经过言语进入生活的,是通过主体的 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来体验、感悟生活的。语文老师读的不好,他可以放录音,写的不好,也可以以课件的形式设计一些艺术字,他甚至也可以播放一些音 像、图画资料,但原则是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师生的言语活动。如果一堂课充满了电影片、风光片、幻灯片,学生的视听感觉倒是调动起来了,但是言语感觉却被闲 置。这不是语文课;放电影之类,也不是语文老师干的活,那是校工的工作。
四、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忽视了教师主体。语文教学突出主体性,是语文人文性题中应有之义,连 主体性都不讲,还有什么人文性可言。但一讲主体性,是不是只讲学生的主体性?是不是就是教师无所作为,对学生可以放任自流呢?显然不是。孔子说:“不愤不 启,不扉不发。”就是强调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引导、启发、提升学生,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老师怕犯“教师中心主义”,课上不敢多讲,于是就 搞“满堂问”,但是,“满堂问”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吗?“满堂问”的话语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就不怕犯“教师中心主义”?而且脱离文本的问答,搞成前面所 说的“实话实说”,超出了语文的范围,连语文课都不是了,还谈什么语文教学的主体性?“满堂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答什么都对,都好,都精彩;或者学 生答完,不置可否,再问下一个。虽然语文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也决不是答什么都对。学生回答不合理,甚至是错的,也一定要指出来。回避错误不是主体性; 直面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主体性。学生即使答得对,答得精彩,也不应一概简单下一个结论完事,要给学生指出怎么对的,精彩在哪里。至于 不置可否,师生问答又有何益?有的老师让学生搞合作探究,拿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学生是否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交流、切磋?学 生讨论的过程、结论老师是否都能给予指导、点评?有些课堂甚至连学生讨论的结论都不了了之,这又算什么主体性?更有老师一篇课文出几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讨论 完事,或者学生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完全成了“大放羊”,这种“大放羊”连“满堂灌”都不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74b864a6c30c2259019e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