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行卷”趣话拾录》,欢迎阅读!
唐诗“行卷”趣话拾录
湖南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唐代,考生公开在试卷上题写姓名,主考官收阅试卷并不密封,谁都可以知道哪一份试卷是谁的。主考官在决定考生的“去取高下”时,不仅要评阅考生答题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还要参考平日所作诗文及其声望,以及照顾推荐者的意见,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及争取好的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考试以前呈送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这种风尚就叫做“行卷”。许多诗人进士极第,诗名显达,都与“行卷”有密切的关系。兹录三则,以飨读者。
(一)“白居”不“易”白居易
白居易十六岁时(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即有名作《赋得古草原送别》问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据载,作者同年从江南来长安,拜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当中就有此诗。起初,顾况看着这位年轻士子,拿他的的名字打趣:“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言外之意,即是京城不好混饭吃。当他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说道:“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因为之延誉,名声逐振。”这无疑为白居易后来靠中进士,名列前茅起着重要作用。
顾况对白诗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加赞赏,是有原因的。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间功夫,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可是深藏地底的根须毫发无损,而且一旦来年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
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野火的凌虐。这两句诗歌将“野火”和“春风”对比,以野火的疯狂肆虐,摧毁一切来反衬春草隐忍顽强,不屈不挠的生命强力。写“古原草”,写出了一种浴火重生,壮怀激烈的风范,令人叹服,相对而言,命意相似的刘长卿的名句“春入烧痕青”就显得力度不够,韵味不足。
(二)画眉深浅朱庆余
朱庆余在参加进士考试前对自己的诗文才华心存疑虑,写了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投赠当时的水部郎中张籍,征求他的意见。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学与韩愈齐名。诗歌是这样写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歌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表面意思是说:新婚之夜,新娘子心绪激动,彻夜不眠。第二天一大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梳妆打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大礼——拜见公婆。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能不能讨公婆喜欢呢?她没有把握,只好羞涩地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实际用意则是,诗人即将参加进士考试,他虽然饱读诗书,精心备考,但是自己的诗文才华如何呢?是否博得主考官的欢心,赏识?他心中没底,只好问问张籍的意见。全诗以闺情趣话来表达应试求仕的社会问题,一箭双雕,妙趣横生。
张籍读了这首诗后,非常感动,也非常欣赏朱庆余的才华,也用比体双关的形式写了一首诗《酬朱庆余》来回答朱庆余的问题。“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惊世的歌喉,这是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远远比不上的。张籍的本意是肯定朱庆余才华横溢,与众不同,鼓励他超拔世俗,大胆应考,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文人相重,酬答巧妙,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坛佳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4dfa9488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