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就是“不着力”的好教育

2022-05-29 13:54: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讲好故事,就是“不着力”的好教育》,欢迎阅读!
着力,就是,故事,教育
讲好故事,就是“不着力”的好教育

作者:宋欣园 殷晖

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19



| 宋欣园 殷晖

2020年的超长假期,“凯叔讲故事”在44天里免费开放10000多种核心精品故事、2400多节教育课程,用孩子喜欢的视频动画、感兴趣的音频故事向病毒“宣战”,陪伴“宅”家的孩子。故事是搭建情感的桥梁,今天,我们给孩子讲的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故事从何而来?幸福的童年是什么模样?带着这些疑问,“凯叔讲故事App”创始人王凯(凯叔)。

“故事是活的,希望它们永远流传下去”

教育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故事的陪伴。从儿童视角出发,“凯叔讲故事”在内容上有着怎样的创作原则?

凯叔:儿童是天生的艺术鉴赏人,要想生产极致的好故事,就要怀一颗匠心,学会倾听童心,把它做成工艺品。

在内容创作上,我主张一种儿童教育观,即“独立人格,延时满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永不磨灭的好奇心”。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做到这四点,他这一生不但会有自己的成就,还会有幸福的人生体验。

如何打造极致故事?“凯叔讲故事”创作极致儿童内容有3个关键词——快乐、成长、穿越。为此,我们努力做好三件事。首先,把坚持打造故事内容的“快乐”属性作为创作的第一原则。我认为如果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就没资格带他成长。其次,搭建故事意境中的认知阶梯,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驱力。父母抑或是教育工作者只为孩子提供快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带领他们成长,才有更好的未来。最后,一个好故事必须具备穿越时间的能力,在若干年后还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成长的价值,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

教育家》:怎样看待传统故事中的价值取向与现代价值观建设的问题?

凯叔:今天的教育理念要因新时代的孩子而改变,今天的教育内容也要用现代价值观去重塑。中华传统故事作为发源早、生命力强的一种教育形态,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族情感,对于孩子们来说,在老故事里找寻人文归属,需要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浸体验。

传统故事还能原原本本地讲给孩子们听吗?直面真问题,我们选择往前走一步,以尊重经典为前提,结合当下语境重塑“昨天的故事”,尝试用适合当代孩子的话语表达,将经典带到这个时代,带到孩子们的身边,在坚守与创新中让老故事焕发新的生机。

教育家》:尊重原著与重塑经典之间,您如何给儿童讲好传统故事,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凯叔:在低幼启蒙阶段,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接触名著,从小浸润民族文化。既忠实于原著又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故事从何而来?如何坚守并挖掘传统的优秀价值?

什么是坚守?坚守其实意味着突破,你如果不敢突破,就说明根本不知道自己坚守的是什么,因此,我们历时3年编著、播讲完成的《凯叔·西游记》,重塑经典中带有中国味儿的奇


幻故事。电视剧《西游记》中藏着几代人童年的记忆,由于原著中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合讲给当代的孩子听了,我们在创作《凯叔·西游记》的时候,注重梳理并补足故事中蕴含的教育属性,通过细节的改编重建价值观。

比如《真假美猴王》一章节,原著示意唐僧、观音菩萨、玉帝等都不能辨别真假猴王,最后,两个猴王来到如来佛祖面前,如来佛拿金钵一照,六耳猕猴现出原形,直接被孙悟空一棍打死。这其中流露出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价值取向能否直接讲给孩子?如果顺着这样的线索思考下去,我们或许能为孩子打开一片新天地。

对于这段情节,《凯叔·西游记》里讲,500年前,花果山一颗奇石受天地造化,修炼生出一颗心,这颗心越长越大,在同一件事上总会有两种想法。比如,它抬头看天晴空万里,刚觉得美好,又觉得阴天才更舒服。它低头看海波澜壮阔,觉得好伟大。心里又生出另一个声音,静谧的海面才更有力量。当它越长越大,心里不同的声音就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它越来越痛苦,巨石轰然中开,蹦出了两只猴子。一个是灵明石猴孙悟空,另一个是六耳猕猴,它们两个本是一个,心意相通。

世上万物往往没有善恶之分,只有不同。知道了不同,认识了不同,接纳了不同,才会有大同。当孙悟空意识到该真正认识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两个猴王的脸上没有了愤怒和怨恨,像是两个第一次见面的婴儿,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对方,越看越觉得对方如此熟悉,渐渐地两个猴王都露出了微笑。这是孙悟空生命当中的一次磨难,也是一次特别大的成长……

当孩子开始有了本我意识,当他学会与自己对话,当他认为真正的敌人有可能是自己,故事便如一粒种子种在孩子的心田,开花结果,滋养生命,教会他们悦纳自己、二心归一。故事即疗愈,阐述不同于原著的另一种情节,让孩子在人生哲理中开阔视野。

“跨越千年的古诗文,与谁感同身受”

教育家》:您提倡讲孩子听得懂的国学经典。作为国学经典的重要构成,古诗文对于孩子成长有什么帮助?请谈谈因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那些尽显中国味道的古诗文何以走入亿万儿童的内心?

凯叔:自古以来,诗词直接记录、表达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孩子学习诗词的根本目的不是背诗,其价值追求是让孩子懂诗、爱诗,即在那一刻,让他和诗人的感受同频。比如杜甫在《春望》中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景随情迁,即使跨越千年,诵读诗句也能让孩子与诗人链接情感,引发共鸣。

《凯叔·诗词来了》研发之初团队直面灵魂拷问:我们为什么要教孩子诗词?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到底好在哪儿?回到诗词文化的原点求解,古诗文在汉语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特定场景寄托情思的重要载体,所以称之为经典。为此,我们在这部作品中搭建“诗词大剧院”,打造150部“诗词戏剧”,让孩子爱上古诗词;创设“诗词音乐厅”,结合150首古诗的意境依次进行编曲、配乐,让孩子享受背诗的过程;“诗词脱口秀”帮助孩子提总结知识点;“诗词冒险岛”带领孩子闯关答题,进行知识验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写《早发白帝城》的时候已年过半百,仕途多舛,被流放夜郎。当他行至巫山的时候,唐肃宗宣告“天下大赦”, 这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豁然开朗,多了一分少年自在……我们用故事解析感受,通过话剧的表达、原创音乐的渲染,传递给孩子们一种乐观面对人生起伏的心境。又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个谜语,面对一些意境比较抽象诗词,我们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让孩子的思绪乘着“纸飞机”回到大自然,在搭建的场景中体味诗词之美。




当古诗词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孩子们主动体会诗人的体验,这时候他们很难拒绝去走近它、热爱它。

“严厉与放任之间,择一条平等的育儿之路”

教育家》: 后疫情期,特殊情境下“凯叔讲故事”在呵护关怀孩子们的成长方面有何体会?

凯叔:疫情期间,《凯叔·安全帅小队》《凯叔·西游记》非常受到孩子们喜爱。在特殊情境下,除了防疫知识之外,孩子们也极其爱听生活安全知识,他们对于自身的安全感有一种特别的追求。

要帮助孩子们在哪些方面获得成长?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坚持让6种成长力——认知力、社交力、审美力、学习力、表达力、思维力贯穿内容创作的始终,倡导知行合一、培育全人。后疫情期的教育也引起了我对“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这一使命的再思考。我认为,幸福有两层含义,一是当下感受到了幸福,二是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回首自己的童年,依然感觉幸福,他可以感知到自己童年汲取的养分不断地为未来的幸福添砖加瓦。我们希望即使在特殊情境下也能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教育家》: 您曾表示:“让孩子成长是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的是快乐,‘不着力’才是好的儿童教育。” 直面育儿焦虑,在家庭教育方面请给年轻的父母一些建议。

凯叔:曾经,我们APP后台收到一条语音留言对大家触动很大。一个小姑娘用细微的声音说,“凯叔凯叔,你听,我爸爸妈妈又吵架了”。背景音里的父母在“咆哮”,从孩子的语调里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茫然无措,在如此恐慌的时候小女孩居然想到第一时间告诉凯叔。经历这件事后,我们发现不仅要给孩子讲故事,还有更大的责任去教会父母怎样与孩子平等沟通、如何实现更好的陪伴。

在我们的传统家庭观念里,父母希望对孩子拥有十足的掌控力,可能一天到晚把“为你好”挂在嘴边加以要求。比如当拿出绘本讲故事的时候,具体讲哪一本是你说了算还是孩子说了算?到底谁拥有翻页的掌控权?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不断地用各种问题打断你,你能否允许他打断?如果致使故事没法讲下去,能不能跟他约定一个讲故事的规则,然后共同去遵守?

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父母,他们选择平视孩子。我希望爸爸妈妈们在亲子陪伴的过程中能真正做到平视,甚至能比孩子稍微弱一点,可能是一个同学的角色,你会发现这能给他更多社交上的成就感。这个时候孩子探索求知欲会大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说“不着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但“不着力”很难。被看见、被尊重这件事是人的本性。扪心自问,面对亲爱的孩子——我们最挚爱的人,没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时候,你能否选择跟孩子们道歉,通过平等对话让孩子得到一种安全感?在严厉和放任之间,我们发现还有这样一条平等的育儿之路,让家长和孩子彼此都能收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492097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c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