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熵》

2022-04-11 08:24: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熵》》,欢迎阅读!
读《熵》
读《熵》

熵的提出来源于人对时间,对宇宙的思考,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这个名称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鲁道尔夫·劳修斯(18221888)〕德国物理学家,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于1868年第一次造出来的。应用在热力学中。后来在1948年由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第一次引入到信息论中来。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从对人类来说是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加尔文的话来说,这种无效能量已“从人们那里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尽管它并没有湮灭”。而物理学意义上的嫡,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化作功的能量的总和。按照一些后现代的西方社会学家观点,熵的概念被其移植到社会学中。表示随着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熵”——即社会生存状态及社会价值观的混乱程度将不断增加。按其学术观点,现代社会中恐怖主义肆虐,疾病疫病流行,社会革命,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人性物化都是社会“熵”增加的表征。 如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托马斯·品钦在大学毕业之后发表在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熵》,即阐释了熵的社会学概念。这篇小说将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运用到对人类社会的描述上,其敏感性令人大吃一惊。所谓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就是孤立系统熵恒增的定律。熵指的是物质系统的热力学函数,在整个宇宙当中,当一种物质转化成另外一种物质之后,不仅不可逆转物质形态,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变得不可利用。也就是说,大量人类制造的化工产品、能源产品一经使用,不可能再变成有利的东西,宇宙本身在物质的增殖中走向“热寂”走向一种缓慢的熵值不断增加的死亡。眼下人类社会正是这个样子:人类以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形式来实现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熵的交换及其在内部的流转. 物质交换中,输入物质资源,排出产品和废物;在能量交换中,输入可利用能,排出废. 经济系统中,物流、能流总是伴随着熵流的产生,经济过程中固然以得到低熵的产品和能量为目标,却总是以同时产生高熵的废物和废热为代价. 人类不停地劳动,不断从自然环境(现存的生态系统和地球表层过去的“积蓄”) 中获取低熵物质,克服社会经济系统不可避免的熵的增加,维持自己的生存.大量的产品能源转化成不能逆转的东西,垃圾越来越多,人类社会逐步地走向一个恶化的热寂死亡状态。托马斯·品钦后来主要的小说多次地、不断地阐释着这个熵的世


界观。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à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每当自然界发生任何事情,一定的能量就被转化成了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许多人以为污染是生产的副产品,但实际上它只是世界上转化成无效能量的全部有效能量的总和。耗散了的能量就是污染。既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产生又不能被消灭,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即耗散的方向——转化,那么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它是某一系统中存在的一定单位的无效能量。

提到熵就不得不说一说熵增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热力学系统从一个平衡态经过绝热过程达到另一平衡态,它的熵永不减少。如果过程是可逆的,则嫡值不变,如果过程是不可逆的,则熵值增加。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物理定律1865年,克劳修斯把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推广到宇宙,并提出:宇宙的能量是一个常数宇宙的嫡趋于极大两个结论。认为宇宙越是接近这个嫡是极大的极限状态,进一步变化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最后完全达到了这个状态,么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是不可能的,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此熵进入到了哲学领域,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世界从秩序到混乱、从生机勃勃到最终消亡的发展规律。联系到现在社会我不禁想到:人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的确是产出了更多的财富但是同时也制造出更多更有害于人类的垃圾,这是否预示着正像书中指出的,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无法逃脱熵定律的无形之手,最终将走向“热寂”。如果这是真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缓走向灭亡的速度,节约能源?还是改变目前高熵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抑或是随着科学技术更加深入发展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f00a021482fb4daa58d4b5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