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及方向》,欢迎阅读!
中国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摘要】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点,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我国有关各方应当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为契机,努力打造中国会计专业教材精品,更好地为培养会计人才服务。
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不仅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密切相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经济体制、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化的制约和影响。建国以来,我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尝试创建具有本国特色教材阶段、本土教材规模化发展阶段与多种教材模式并存等四个阶段。研究不同时期会计专业教材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一、学习前苏联教材阶段(1949-1955年)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业待兴,会计教育事业也刚刚起步。1952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调整与合并之后,我国会计高等教育逐步趋于专业化。但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的会计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都是借鉴前苏联模式,学习前苏联经验。受其影响,当时的会计专业教材几乎全是照搬和翻译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即使极少数教材由我国会计专家和学者而编写,其形式与内容基本上也是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有关文献表明,在1950年至1956年之间,我国共出版了188本会计类专业书籍,其中翻译前苏联会计教材的就有68本,占36%。(许家林,1999)
实践证明,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的会计教材,对建国初期我国会计专业的建设和会计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阎达五和黄寿宸教授合作编写的《工业会计核算》,虽然明显带有前苏联会计教材的痕迹,但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会计教科书,仍然给当时的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被中国人民大学等许多高等院校作为会计专业教材使用。又如,根据当时会计专业设置的四门核心课程由众多会计专家学者编写的《会计核算原理》、《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四本会计教材,作为我国首套系列会计教材,在当时的会计教学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有关高等院校正是利用这些会计专业教材,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高级会计人才。
然而,这一时期的会计专业教材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教材内容均将企业当作一个生产单位,片面强调成本计算,忽视对企业利润的核算;2.重在阐述货币计价、复式记账、设置账户、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忽略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管理作用。充其量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簿记教材的内容,运用其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簿记原理和成本计算方法,并不能使其树立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的理念,也难以让其明确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更无法根据实情做出会计职业判断和进行会计控制,从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此,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认为,照搬、翻译和仿效前苏联会计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导
致了我国会计人才的低素质,甚至使建国初期的工商企业出现了“一摊烂账”的局面。
二、尝试创建具有本土特色教材阶段(1956-1982年)
1956年,我国开始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前苏联经济模式逐渐被否认。在会计学术界,资金运动学说观点得到普遍认可,一些会计专家和学者亦欲打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模式,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如李天民教授主编的《会计核算原理》(1958年),被认为是全国率先突破前苏联会计教材框框的教材,在当时的会计学术界影响很大。
1962年2月28日,中央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健全财务机构和补充会计人员。这一通知给我国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财政部立刻积极组织力量,尝试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教材。于是,一批由国内著名会计专家联合编著的会计教材陆续问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两种:1.由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和吴诚之四位教授联合编写的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吸收了我国会计学术界在资金运动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曾被全国多所高等院校采用。有关资料表明,该教材曾先后16次印刷,发行量达到100多万册,创造了我国单部会计教材发行量的记录。直到20世纪 80年代初,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贸易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编著的《工业会计核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63年版)。该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结合我国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具体情况,通过大量举例说明其各自产品成本的核算特点,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成本核算的感性认识,又比较注重会计实务。因此,该教材不仅在当时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成本会计教材中仍可发现其一定的“踪影”,特别是其中第五、六章有关生产成本核算的内容,可以说是我国现行成本会计教材的雏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当时国家对农业问题较为重视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会计教材也比较侧重于对农业会计知识的阐述,这也是当时我国会计教材的一大特色。有关文献表明,在1958年到1966年的8年时间之内,我国出版涉及农业会计知识的书籍几乎占到同期出版会计书籍的50%(许家林,1999)。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的拓宽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文革期间,我国的会计教育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具有本土特色的会计教材也不再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复校,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也理所当然地被列入议事日程,尝试编写具有我国特色教材的热情空前高涨,相关成果也不断出现。比如,《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些老师深入北京市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取得大量真实资料的基础上,由贺南轩教授汇编而成的一本会计专业教材。该教材阐述了我国食品、服装、纺织、机械和钢铁等十余类工业企业主要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总结了不同企业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本国特色,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果。尽管该教材的一些内容已与目前的
成本会计教学目标不尽一致,但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编写理念与方法仍值得当今的教材编写者认真学习与借鉴。此外,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工业会计》、《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和《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厦门大学编写的《会计原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编写的《工业会计》(1982年)和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编著的《中国会计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等教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我国会计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较为明显的本国特色。全国各有关院校采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人才。
应当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会计专业教材除了上述教材以外,也开始出现了极少数西方会计教材的翻译本,如美国P·H·沃尔金巴克等合编的《会计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财务会计教研室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H·R·布罗克等合著的《成本会计学——原理及应用》(上海财经学院会计学系《会计译丛》小组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等。这些教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准备引入和借鉴西方会计教材的新动向,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继续创建具有本土特色会计专业教材的初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ef2d11480eb6294dc886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