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鉴赏:【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欢迎阅读!
诗词鉴赏: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公元810年,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由于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在江陵期间,元稹曾写下《放言》“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表达了自己遭贬谪的愤懑之情。
?
五年后,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因为上书要求彻查此案,得罪了某些当权者,被贬为江州司马。
两人同病相怜,于是白居易便也写了五首《放言》以唱和元稹。这首是第三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我送你一个解决疑问、看透人心的方法,不用像前人那样求签问卦。 古人比较迷信,遇事喜欢求神拜佛,占卜吉凶。
作为知识分子的白居易当然是不屑于钻龟祝蓍,所以他一开始就以“赠”字,很郑重地说我要告诉你一个解决狐疑的方法,强调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这个方法很宝贵,一般人我是不会说的。
接着他又说“不用”常人之法,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诗歌一开头便制造了悬念,就像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样的写法使人读之不厌味有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
检验玉石的真假需要三天的时间,而辨别木材的好坏则需要七年的时间。
周公旦刚开始辅佐成王的时候,一直为流言蜚语所扰,王莽还没篡位之前,表现得十分恭顺。
二三联白居易便说明了这个方法:时间。
第二联通过辨别玉器和木材这两个例子,从正面说明要判断一件事物需要时间的沉淀。
而第三联则用了周公和王莽的例子,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用这个方法,很难看清真面目。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便是他。
武王建立周朝不到两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王年仅13,朝局不稳,他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成王处理国事,代理天子职权,按后世的说法就是“摄政王”。
一般而言,处于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要么野心勃勃,要么是真的忠心耿耿,但无论如何,都会受到猜忌,就像清朝的多尔衮。 当时的很多人都觉得周公居心不良,迟早会篡位,谣言四起。
,
但是历史证明周公是个贤臣,他辅佐成王七年,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在周王朝安定下来,而成王也满20岁的时候,便将大权交还君王。
而至于王莽,现在有些人认为他是个穿越者,因为他建立新朝后制定的一些政策实在太超前。
这个说法有些荒诞,但在在穿越盛行的那段时间里,他也火了一把。 他本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
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历经七朝,从皇后到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而她背后的王家也是水涨船高,权倾朝野。
王莽的父亲叫王曼,是王政君的大哥,他从小父兄皆亡,跟着叔父讨生活。 当时的王家是西汉最显贵的人家,族中子弟横行无忌,声色犬马,奢侈成性。 只有王莽,甘守清静,又聪明好学,礼贤下士,堪称族中的异类。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谦卑之人,最后竟然做出“代汉建新”的篡权之举。 公元8年,51岁王莽逼迫当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玉玺,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史称“新朝”。
(
在这里,白居易列举周公和王莽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不要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时间会告诉你真相。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如果当初他们早早地去世,那么他们一生的真真假假又有谁能说的清呢
确实若是周公早逝,也许他就会一直背着“意图不轨”的骂名,而不是流芳百世;王莽若是短命,恐怕他的“谦恭”之名也会一直为人所称道,幸好他们都活到了真相大白的那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e783b0e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a.html